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
(包头天诚线材有限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文章阐述了人力资源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性,分析了内蒙古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内蒙古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内蒙古;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40(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8)16—0002—04
1 人力资源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1.1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人力资源通常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是社会经济活动的 主体。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 动过程。它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前提,包括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管理以及人的发展、培养 、使用与调剂等诸多环节 ,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挖掘人的潜力 ,力求人尽其才、才尽所能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来说,人力资源 开发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1.1 智力开发。通过训练和环境塑造,使人的智慧能够充分表现出来,如对事物的分 析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等。
1.1.2 知识开发。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它通过教育 ,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知识拓新、岗位 培训等)来完成。
1.1.3 技能开发。技能是劳动者所具有的技术经验和操作能力,如:工业新技术的掌握 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特别是信息技术等就需要劳动者及时掌握技术来作为生产 保证。
1.1.4 随机开发。这是最容易被忽略,但实际上又是最迫切、最有意义的一种开发。在 机构改革、机制转换、产品升级等方面,随机开发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1.2 人力资源开发与地区发展的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从对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发展情况的研究中可 以看出,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正比关系,然而,一个地区人力资 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却明显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当代发展经济学也表明,“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都是属于被动 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 展的主动力量”。
事实上,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区际分工日益决定于区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在市场区隔、 成本差异、产品差异、技术差异、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和产业成长环境等基础上形成的竞争 能力。显然,人力资源是影响区际分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①人力资源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形成、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形成资源密集型产业的 前提,但是仅有自然资源,而无相应的技术以及掌握技术的各类人才,资源密集型产业便难 以形成,即使在特定的背景下得以形成,也难以在逐步开放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②人力资 源影响产业运行的成本,从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作为生产过程 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及其掌握生产技术的娴熟程度,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劳 动生产率和产业的竞争力。在劳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素质越高,产业的竞争能力越 强,反之亦然。
1.3 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而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实现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 质财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急剧耗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 背景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的含 义广泛,内容丰富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的统一。可持 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要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但并不否定经济 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事实上,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以较快的经济增长为基础。 然而,这种增长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无限制破坏为代价, 其方式必须由以往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单纯追求产量 产值的增长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增长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源 的素质。在自然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下,在物质资源日益枯竭、严重 短缺的条件下,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2 内蒙古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区,疆域辽阔,全区总面积 118.3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至阿拉善戈壁,地跨 东北、华北、西北,毗邻8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 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的地下宝藏。物质资源非常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 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完全改变。除了自然、经济条 件的限制和历史原因外,人力资源开发仍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
2.1 人力资源拥有量方面
人力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口增长率较高。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的人口一直徘徊在200万人左 右。1947年自治区成立后,内蒙古人口有较快增长,至1995年底,全区总人口达2 284.4万 人,比1947年增加1 722.7万人,增长3.1倍,平均每年增长2.97%, 占全国人口的1.9%, 人口总数在各省市区中居第2l位。通过分析可看出,内蒙人力资源开发面临严峻形势。一方 面,人口增长较快使人均占有资源量迅速减少。另一方面,人口较快增长也严重影响了生存 环境的稳定。按照人口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率的计算关系,人口增长率每下降1个千分点, 人均gdp可提高0.36~0.59个百分点。
2.2 人力资源的素质特征
人力资源的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技能培训等 方面内容。就内蒙古地区人力资源的各方面素质而言,人力资源素质总体偏低,与内蒙古的 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
2.2.1 人力资源文化知识层次较低的人口比重较大,造成总体人口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是内蒙古产品质量低、科技含量少、经济发展受制约的主要因素。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区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48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6 人,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2位;每万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 512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4 15人,居全国第8位;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9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4位。2001年,全区总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90.35万人,高中、中专文 化326.88万人,初中文化826.65万人,小学文化以下980.53万人。从人均受教育年限上看, 内蒙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72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东部发达地区10.8年相比 差距较大。
2.2.2 高层次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且外流现象严重。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02》有关数据显示,到2001年底,全区国有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7 20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仅占5.6%,中级职称的占31.4%。高级职称人数的比例[cm)] 比全国平均数低近一个百分点。在学历层次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比例也 比全国平均数低。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到1999年底,内蒙古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专业技 术人员203人,比全国平均数少29人。内蒙古干部总数是726 47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的2 19 6人,占0.30%,比全国平均数低0.54%;大学本科学历99 530人,占13.7%,比全国平均数低1.0%;大专学历的215 913人,占29.72%,比全国平均数低1.27%。
此外,在区内外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对比作用下,内蒙古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纷纷离开内蒙古, 到外地谋求发展。1996~1999年,包头市外流科技人员66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00人,中 级职称者2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1人。高校毕业生流失更为严重,如呼和浩特市,每年考 到外地高校的有2 000多人,毕业回呼市的仅200人。
2.3 人力资源的利用状况
人力资源在产业中的分布。从《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看,2001年,内蒙古地区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53.9%,较全国平 均水平高出6.1%;同时,在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员16%,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再从第三产 业来看,内蒙地区从业人员占30.1%,超过全国27.7%的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内蒙古的工业化水 平不高,这也必须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予以考虑。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就人力资源的数量来说,总体上是富裕的,但人力资 源量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在质的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相差甚远,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存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
本文2010-04-27 15:57:5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035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