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人力资本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366下载164次收藏

                             (内蒙古财经学院 财政税务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本文通过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人力资本流失的情况,从而提出人力资本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并就该问题做了相关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流失;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7—0031—02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增长的制约和促进因素看,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尤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但是,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极为活跃。根据相关统计,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达1亿多人,其中,四川等西部地区劳动力输出量居全国前位。
      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出,降低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而且离开农村、农业进入城镇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多数都是相对优秀的农村劳动力。他们的流出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现状
      据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量每年都以近700万人的速度增加,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较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我们可以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来的一些主要特点和趋势发现一些重要信息。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年轻人为主,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整体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次,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该两项指标均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尽管农村劳动力中未上过学或上过小学的人数比例高达将近50%,但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未上过学或仅上过小学的人数比例只有不到20%,4/5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壮年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恰恰是农村经济发展所亟需的农村优秀劳动力,而不是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过剩劳动力”。这些优秀劳动力要么已经在城镇二、三产业领域务工经商,要么是携带自己在农村积累起来的资金到城镇创业,这必然会造成农村和农业领域在一定阶段上的“人财两空”,给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2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nb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人力资本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