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与防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748下载148次收藏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文章分析了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特点及其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比较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2—0007—03
      金融衍生工具译自英文规范名词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国内对此有多种译法,如金融衍生商品、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派生品、衍生金融商品、衍生金融产品等。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出现的时间不长,品种数量庞大,要给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定义十分困难。人们通常所说的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以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而衍生发展出来的新金融产品。它既指一类特定的交易方式,也指由这种交易方式形成的一系列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远期、互换等都属于衍生金融商品。金融衍生工具从其诞生至今,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内容和行为准则。在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经营活动日益发展的同时,国际资本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已经成为现有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重要的风险规避工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却适得其反。因此如何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监管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1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成因分析
1.1 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特点和潜在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诞生的原动力就是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将市场经济中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分散在社会经济每个角落的风险集中在几个期货期权市场或互换、远期等场外交易市场上,将风险先集中,再分割,然后重新分配。使套期保值者通过一定方法规避正常经营中的大部分风险,而不承担或只承担极
少一部分风险,从而能专心于生产经营。但是,近年来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却越来越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这与它自身的一些特点有密切关系。作为传统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以下的特点:
1.1.1 价值受制于基础商品的价值变动。金融衍生工具既“衍生”于基础商品,其价值自然受基础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因为它的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变动的函数,故可以用来规避、转移风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较传统金融工具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比传统市场大,所以风险系数加大了。
1.1.2 杠杆性的信用交易。达成金融衍生工具合约不需要交纳合同的全部金额,如金融期货交易一般只需百分之几的保证金,参与者只需动用少量的资金(甚至不用资金调拔)即可进行几十倍金额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就好象用一根长长的杠杆能省力地撬动一块巨石,由于绝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在交易金额几乎是天文数字的今天,若有某一交易方违约,都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此外,保证金“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把市场风险成倍地放大,从而微小的基础价格变动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1.1.3 产品特性复杂。开发衍生产品的金融工程师像玩魔方一样,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予以各种组合、分解、复合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日趋艰涩、精致,不但使业外人士如堕云里雾中,就是专业人士也经常看不懂。近年来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运作风险在所难免。
1.1.4 产品设计颇具灵活性。金融衍生工具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法律及各国法律的协调赶不上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步伐,因此,某些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不明确,其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和风险是其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任何收益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衍生产品只是将风险和收益在不同偏好客户之间重新分配,并不能消除风险。
1.2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环境因素
      分析最近兴风作浪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我们有必要回顾2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发生的一些变化,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变化趋势,才能及时调整有关金融政策,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监控。
1.2.1 价格的波动性。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通货膨胀对金融市场的破坏性影响、传统的金融机构的衰落与国际协议的破裂、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崩溃、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工业化等,以及80年代以后,各国普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增强,出现了利率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汇率浮动化等趋势,使得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而远程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与处理、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大为提高,导致市场信息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这些经济和技术因素的结合,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变得更大了。商品价格、利率(资金价格)、汇率(货币价格)、权益的资本化率等波动非常剧烈。各种价格变动的速度、变动的频率以及变动的幅度等日益增加。价格变动使个人、生产厂商和政府等暴露在很大的风险之中。为了管理商品价格、利率、汇率以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以远期协议、期货、互换、期权为基础的衍生工具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与此同时,它的副作用已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带来了潜在的威胁: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大量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用来测量和监管货币层次的传统手段逐渐失效。
1.2.2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通过计算机和卫星网络,全球性的资金调拨和融通在几秒钟之内便可完成,遍布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极大地方便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大了金融监管难度,使各国货币政策部分失效,降低了各国奉行独立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所以,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投资者大量参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并进行恶性投机,是毫不奇怪的。
1.2.3 金融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如波浪理论、随机指数、动力指数等,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科技突破的推动,尤其是与计算机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复杂金融交易的建模成为可能。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与防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