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探讨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卫生局,内蒙古 准格尔 017000)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国企业应用责任会计理论的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提出了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具体做法;同时对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管理会计;责任会计;责任中心;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3—0020—02
会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以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兼顾企业全局和局部、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管理会计的应用尤其引人注目。这是因为管理会计不但可以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而且它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的惟一手段。
1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会计学术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入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理论开始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然而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应用管理会计全部理论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因此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只有部分得到运用——主要是责任会计理论。
1.1 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状况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企业实行的班组核算 和在60年代我国许多企业中应用的雏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们无论是在企业经济核算,还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责任会计的雏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都是将班组核算以及资金成本归口分组管理列入行政管理的范围,没有从根本上贯彻责任会计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它们在企业运用的过程中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即从过去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为责任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由于经济责任制的普遍推广,企业将经济核算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范围,这些都为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因为从根本上贯彻了责任会计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企业管理完成了由过去的单一行政管理到现在的经济管理的过渡,这使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1.2 管理会计的其他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状况
与责任会计相比,由于成本形态分析、本量利分析、贡献毛益分析、预测与决策等管理会计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数学模型及参数,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因此,这些理论在企业中很少应用。
2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探讨
2.1 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具体实施
由于管理会计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理论时,我认为应该将责任会计理论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才能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此外,企业应主动走向市场,在内部建立起“市场核算,成本否决”的运营机制。同时,要抓紧成本这个关键因素,采用倒推模型(目标成本=产品售价-税金-目标利润),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挖掘出企业的潜力,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实施应分四步进行:
2.1.1 根据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正确划分责任中心。由于责任会计理论是以责任中心为基础的,对责任中心正确划分标志着企业能否有效使用管理会计。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所能控制的范围和承担的不同责任以及管理的需要来建立不同的责任中心。一般来说,企业通常将它所控制的区域和责任范围划分为责任三大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和利润负责;而投资中心是既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要对投入的资本运营效果负责。
2.1.2 编制责任预算,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企业应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的信息,编制责任预算。然后把这些预算指标根据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按照可控原则层层分解、落实,分别制定出不同级别的考核标准,并层层签订承包协议。
2.1.3 实行责任核算,提供业绩的资料:企业成本中心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考核的方法是根据计算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来进行的。成本中心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其层次可分为四级(总厂、分厂、车间、班组)或三级成本中心(厂部、车间、班组),若中心均有其可控成本,构成各自的责任成本,而较高层次的成本中心,不仅包括自身的可控成本,而且也包含所属下层成本中心转来的责任成本,形成一个“连锁责任”。其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
班组级责任成本=可控直接材料成本+可控直接人工成本+可控间接费用成本
工段级责任成本=∑各班组的责任成本+工段
的可控间接费用成本
车间级责任成本=∑各工段的责任成本+车间的可控间接费用成本
厂级责任成本=∑各车间的责任成本+∑各费用中心的费用+∑厂级的可控间接费用成本
企业利润中心考核的是各利润中心的责任利润,评价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其利润总额来进行。利润总额是通过计算责任收入与责任成本的差额得出的,因为责任收入分为自然收入和人为收入两种,因此,计算利润总额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国企业应用责任会计理论的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提出了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具体做法;同时对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管理会计;责任会计;责任中心;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3—0020—02
会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以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兼顾企业全局和局部、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管理会计的应用尤其引人注目。这是因为管理会计不但可以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而且它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的惟一手段。
1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会计学术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入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理论开始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然而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应用管理会计全部理论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因此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只有部分得到运用——主要是责任会计理论。
1.1 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状况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企业实行的班组核算 和在60年代我国许多企业中应用的雏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们无论是在企业经济核算,还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责任会计的雏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都是将班组核算以及资金成本归口分组管理列入行政管理的范围,没有从根本上贯彻责任会计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它们在企业运用的过程中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即从过去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为责任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由于经济责任制的普遍推广,企业将经济核算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范围,这些都为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因为从根本上贯彻了责任会计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企业管理完成了由过去的单一行政管理到现在的经济管理的过渡,这使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1.2 管理会计的其他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状况
与责任会计相比,由于成本形态分析、本量利分析、贡献毛益分析、预测与决策等管理会计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数学模型及参数,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因此,这些理论在企业中很少应用。
2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探讨
2.1 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具体实施
由于管理会计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理论时,我认为应该将责任会计理论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才能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此外,企业应主动走向市场,在内部建立起“市场核算,成本否决”的运营机制。同时,要抓紧成本这个关键因素,采用倒推模型(目标成本=产品售价-税金-目标利润),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挖掘出企业的潜力,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实施应分四步进行:
2.1.1 根据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正确划分责任中心。由于责任会计理论是以责任中心为基础的,对责任中心正确划分标志着企业能否有效使用管理会计。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所能控制的范围和承担的不同责任以及管理的需要来建立不同的责任中心。一般来说,企业通常将它所控制的区域和责任范围划分为责任三大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和利润负责;而投资中心是既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要对投入的资本运营效果负责。
2.1.2 编制责任预算,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企业应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的信息,编制责任预算。然后把这些预算指标根据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按照可控原则层层分解、落实,分别制定出不同级别的考核标准,并层层签订承包协议。
2.1.3 实行责任核算,提供业绩的资料:企业成本中心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考核的方法是根据计算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来进行的。成本中心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其层次可分为四级(总厂、分厂、车间、班组)或三级成本中心(厂部、车间、班组),若中心均有其可控成本,构成各自的责任成本,而较高层次的成本中心,不仅包括自身的可控成本,而且也包含所属下层成本中心转来的责任成本,形成一个“连锁责任”。其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
班组级责任成本=可控直接材料成本+可控直接人工成本+可控间接费用成本
工段级责任成本=∑各班组的责任成本+工段
的可控间接费用成本
车间级责任成本=∑各工段的责任成本+车间的可控间接费用成本
厂级责任成本=∑各车间的责任成本+∑各费用中心的费用+∑厂级的可控间接费用成本
企业利润中心考核的是各利润中心的责任利润,评价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其利润总额来进行。利润总额是通过计算责任收入与责任成本的差额得出的,因为责任收入分为自然收入和人为收入两种,因此,计算利润总额
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探讨
点击下载
上一篇:中国“出口退税”制度评述下一篇: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本文2010-04-27 15:52:57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026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