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土地增值税对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效应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139下载230次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会计事务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文章针对土地增值税的税收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增加财政收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土地增值税的价格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市场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土地增值税;房地产市场;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2—0023—02
      近年来我国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的快速提高、住宅小区品牌的快速升级换代,对于国民经济内需的强力拉动等成效明显。但自2003年起至今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连年高速增长,商品房销售价则年年攀高,2003年增长3.4%,2004年增长5%,2005年增长9%,2006年增长7.7%,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房价年增长超过20%,已远远超过普通居民的购买承受能力,房价成为最让政府头痛的经济问题。从2004年起政府陆续出台金融、税收、土地管理、房屋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签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地从2007年2月1日起,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正式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拉开了2007年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序幕。土地增值税的开征对房地产市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税收效应分析。
1 土地增值税的价格效应 
1.1 短期内税负不易转嫁,对调控房价有积极意义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增值额超过50%的,适用30%的税率,增值额在50%至100%区间的,适用40%的税率,增值额在100%至200%区间的,适用50%的税率,增值额超过200%的,适用60%的税率。与比例税率相比,超率累进税率最能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开发商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越大,税率就越高,应缴纳的税额就越多,如果地价在开发期限内飙涨,就会导致开发商囤地和开发成本大增。在短期内,由于房地产供给相对稳定,房地产的供给价格弹性具有刚性,而对于属于耐用消费品的房屋,与日常生活用品相比,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由房地产的转让者缴纳的土地增值税的税负则不易转嫁给房地产的需求者,当高价土地收税后所获利润比低价土地收税后所获利润要少或相差不大时,房产商就会不再哄抬房价,致使房价回归供需平衡的市场规律。 
1.2 长期内税负将会转嫁给消费者,房价继续上涨
      从对住宅的需求看,①新增城市人口的消费需求。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国已经有城镇居民将近5亿,按照“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城镇人口将要达到55%~60%。不考虑人口增长因素,也将使得城市人口超过7亿。②现有城市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不断增长,小套换大套,旧房换新房,城市改造拆迁等等,都对新房源提出需求。而较为特殊的是,中国有13亿人口,加上对外开放,一些大都市和沿海城市,住宅需求更多地来自于全国,甚至国外的购买力。③投资渠道单一造成公众剩余资金涌入带来的投资需求。中国人均gdp超过1 700美元之后,居民收入总量大大提高,据统计,2006年12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6万亿,除了满足生活基本需要之外,投资成为许多居民考虑的重要事项。但是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普通居民能够涉足的投资领域基本被局限在股市和房市。
      而从住宅的供给看,住宅要建设在土地上,中国人多地少,土地的稀缺性使其价格将不断地上升,而土地价格的上升,必然地要摊入建设的房屋之中。从目前土地市场的格局来看,有三个土地必然涨价的原因:①土地的供应者只有一个政府,即土地的供给是寡头垄断,只我一家,别无他店。②土地的买家是充分竞争的,即在售出时,采取对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甚至百家土地购买者进行拍卖,有时一拍,拍出一个天价来,其价格必然要摊入房屋价格。③地方政府有着从土地上获得财政收入的强烈欲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土地增值税对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效应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