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上市公司融资中的道德风险与资本结构优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509下载205次收藏
                                  (武汉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现状出发,对其中出现的道德风险的形式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外部融资;道德风险;资本结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5—0034—01
      企业融资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企业对外发行股票或债券进行外部融资时存在着股东与经营管理者、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两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性,这些代理关系的存在将有可能导致两种类型的道德风险行为发生,即由股票融资引起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和由负债融资引起的股东道德风险行为。而合理的融资方式选择将会抑制和避免这两种类型的道德风险行为。
1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及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发生道德风险行为较为普遍。例如:企业经营管理者工作努力程度不高、热衷于各种非生产性消费;为回避风险造成投资不足;减少股利分配,从事规模扩大的过度投资行为;通过操作股利政策、资产替代、稀薄现有债权价值等手段来转移债权人的利益等等。这些道德风险行为屡屡发生,严重损坏了债权人、股东的利益,扰乱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究其原因,上市公司形成道德风险的成因如下:
1.1 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普遍,股权结构表现了明显畸形。股票发行种类过多,a股、b股、h股的市场被分割,存在各自不同的市场结构,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自由流通,其协议转让价格更是远低于同一公司的a股价格,不可能获得资本利得收入,因此国家股和法人股股东不会真正关心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缺乏对经营管理者的有利监督。
1.2 经营者持股制度不完善
      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在发达国家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激励形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激励报酬形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经营管理者没有持股或持股比例很低。不仅如此,而且经营管理者持股制度错位。目前我国绝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上市公司融资中的道德风险与资本结构优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