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资产价值减损问题的探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405下载231次收藏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电大经济教研室,内蒙古 临河 015000)
摘 要:文章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资产价值减值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并对资产价值减损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资产价值;减损;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7—0031—01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变化,其部分甚至全部资产的经济价值会显著地丧失,不能发挥出潜在的经济效益,这时,我们称相关的资产发生了减损。对于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减值如果不予以确认,必将夸大资产的价值,这不符合真实性原则,也有悖于稳健性原则。因此,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资产如果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有可能转化为某些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手段。下面通过分析,就资产价值减损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以供探讨。
1 资产减值确定和处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目前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缺乏可靠性和客观性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是根据其公充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就需要同时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处置费用的差额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不健全,推扩公允价值的经济环境还不完备,公允价值的确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②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净现金流入量的确定、贴现率和贴现期间的选择等没有一定依据,都依赖于难以验证的人们的主观判断和推测,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难度大。因此,可收回金额缺乏可靠性和客观性。
1.2 资产减值产生的多因性,使得可收回金额难确认

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而发生价值减值,对其确认和计量往往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1.3 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存在问题

现行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只是对部分资产作了限制,对应收账款、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和委托贷款的减值准备项目未做冲回的限制性规定,给上市公司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资产价值减损问题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