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692下载139次收藏

(北京军区房地产管理局呼和浩特房地产管理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针对由于会计造假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并且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剔除的顽疾的问题,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成因做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8—0038—02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它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难题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多次修改和制定与会计工作有关的法规、制度与工作程序,如:1995年国务院总理朱  基亲自主持制定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1996年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通知,但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始终得不到遏制,所以必须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找出根治良策。
1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1 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主体,因此,会计信息能否如实公允地反映客观经济对象或事项,在很大程度 上受会计人员行为的影响,而会计人员的行为又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因素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业务能力水平高的会计人员自然理解国家颁布的各项会计法规、准则,并严格地按照法定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而对于那些综合素质差的会计人员难免会出现会计政策运用不当,财务核算屡屡出错等问题,从而造成会计信息背离客观实际。客观因素是指会计人员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这突出的表现在管理当局基于各种目的威逼利诱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或迫于压力,或出于谋求私利的目的迎合管理当局的意图,从而没有很好的发挥《会计法》赋予会计的监督职能。
1.2 会计信息的失真与否还取决于社会监督体系的有效程度,其中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上级主管部门很少对下属部门的账务进行检查,只是一味地根据企业所呈送的会计报表中显示的指标完成情况来衡量其业绩,这就滋长了企业“报喜不报忧”的思想,从而导致了“掺水账”的出现。另外,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也没有很好的发挥社会监督的职能,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地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道德原则,与被审计单位一起隐瞒虚假会计信息,出具不恰当意见的审计报告,严重影响了报表使用人的利益。
1.3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防范不力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核算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核算的基础来源于各个职能部门,只有各职能部门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凭证及相关核算资料,会计部门才能据以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生成反映客观事实的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凭证制度、账簿制度、稽核制度是具有预防性和自动纠错性功能的,即会计信息在输入、加工和输出过程中,均有相应的事先控制予以检查。同时,一旦发现某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