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息不对称角度下的盈余管理问题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3012下载126次收藏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文章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然后借鉴信息经济学中对信息不对称的应对措施,即信号传递,完善契约理论设计,规范市场制度,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以求降低盈余管理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盈余管理;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2—0027—02
1 盈余管理的涵义

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william r ?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是指当经营者可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进行选择时,经营者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美国另一位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则在会计数据信息具有有用性的基础上,认为盈余管理人员有意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而获取某些私人利益。邹小、陈雪洁(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预期盈利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
2 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盈余管理要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才能够发生,所谓必要性是指存在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与目的,所谓可能性是指会计政策存在可选择性,即涉及进行盈余管理能够应用哪些手段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董事长与总经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总部与分部等各利益主体对企业的总体情况或个别特定情况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有的员工或部门掌握了其他员工或部门所不知道的信息,即“私人信息”。这些“私人信息”的拥有者有可能将其用于“寻租”,从而引发“道德风险”,使其他利益主体遭受损失。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即进行盈余管理的一方和使用报表的一方所拥有的信息是
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在政治、经济、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它的基本意思是人们对同一事项、同一事件、同一客体所掌握的信息在质和量上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信息在不同经济主体、不同人之间的分布不是均衡的。

从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来看,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是为了获取个人或部分人的私利,不论采用何种手段,这才是本质的动机。按照具体方式又可以分为三类:
2.1 契约动机

现代企业实行的两权分离经营制度,在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对管理当局进行约束和激励,双方形成了一系列契约,并围绕这些契约条框建立了一系列奖惩制度。管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会计政策,尤其是在将管理层报酬与利润挂钩时,这种动机更为明显。此外,作为公司外部的债权人,为了降低风险,在签订借款合同时,也会设定一系列的限制性条款,管理当局为了达到筹资目的,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即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条款的要求。
2.2 融资动机

企业为了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资金,会努力使自己的各项经济指标符合上市或者增发新股的要求,从而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在我国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包括向社会公开募集和向原股东配售)应当符合如下条件: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率平均不低于10% ,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若发生重大的资产重组,则不得低于6%;发行可转换债券也有类似的规定。若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达不到要求,而又希望上市筹资,便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况且,经过盈余管理粉饰的报表看起来盈利能力很强,能够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
2.3 税收动机

针对税收的盈余管理是一个很明显的动机。尽管税务部门采用税务会计的规定来计算应纳税款的,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企业操纵的空间。比如,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比例就是一个选择余地很大的项目。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应收账款年限法、直接抵消法等方法。以应收账款百分比法和应收账款年限法为例。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情况如下: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假设坏账准备期初余额为2万在采用应收账款百分比法时,提取比例为 2%,此时提取准备为240×2%-2=2.8万元,采用年限百分比法提取准备为(100×0.5%+10×1%+20×2%+50×3%+60×5%)-2=3.5。企业既可以选择年限法来降低盈利、减少税负、增加现金流量,也可以选余额百分比法来提高盈利、增加税负、减少现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信息不对称角度下的盈余管理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