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会计主体的内涵及会计主体间关系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898下载140次收藏

(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2.内蒙古工程学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 0)
摘 要: 讨论了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内涵和会计主体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会计活动过程中, “会计人”与其他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主体关系。 
关键词: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性;会计人;主体间关系 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3—0062—02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以期自身用语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而著称,伴随世界经济 的发展,会计的学术地位和职业地位不断提高,会计人的主体意识也逐渐觉醒。传统观点认 为,会计主体是“企业”,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1 会计主体的哲学思考

在哲学认识论中,主体是表示人与外部世间活动关系的观念,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自然人,而是指以社会联系存在的社会人。其属性及主要特征表 现为:①能动性。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并能更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客观世间进行 变革的发动者和承担者。②社会性。主体对客体进行变革时,与社会结成了广泛的联系(社 会关系),因而吸取了社会所赋予的品格和力量。③实践性。只有进入实践活动的事物,方 能构成主、客体关系,否则主、客体只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个别事物。

主体与主体性密不可分。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而不是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主 体作为人的规定性称之为人性,而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主体性。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 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1991)。这段话一方面讲 了人与主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涉及了主体性最根本的内涵。①主体是人,但并非所有的 人都是主体,也就是说,主体与人不能划等号,只有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 实践、认识和审美主体。主体本质的特性是它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②主体的内涵。陈先 达认为,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但他忽 略了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主 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理解主体性内涵时要避免两种极 端:一是无视客体的制约性,过分夸大主体能动性;二是过分强调客体的制约性,完全排除 主体能动性。

以上从哲学的角度对主体和主体性进行了界定,下面再来分析会计主体的内涵。比较而言, 会计上所说的主体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由会计学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双重性所决定 。这里,显然不能把马克思的“人始终是主体”教条化,认为会计人员就是会计主体。马克 思的主体原则与会计主体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当把马克思的主体概念用 于指导会计研究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会计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政府、 企业、投资者、在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规范、会计人员、会计机 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社会公众等。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既涉及主体、 客体之间的关系,又涉及主体间的关系。在众多的关系中,谁在会计过程中表现出能动性、 创造性和自主性呢?谁能配得上“会计主体”这个称号呢?国内普遍流行的观点是把企业称 为会计主体。如果说企业是会计主体,那么谁是他的客体?它在会计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 ?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依笔者看来,把企业看作会计主体的观点很令人质疑。
2 会计主体的内涵

根据“会计主体假设”的理论,会计主体是指财务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我国著名会计 学家葛家澍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要严 格限定在每一个经营单位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地位的单位或主体之内,会计信 息系统所接受和处理的数据以及输出的信息,都不应该超出这些单位或主体的界限。 每一 个具有独立性的单位,就是“会计主体”,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运行时,要以每一个主体 为空间界限,即是“会计主体假设”。简单来说,确定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是为会计核算划 定一个空间范围,以便于将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和外界相区别,与所有者自身的经济收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会计主体的内涵及会计主体间关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