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639下载257次收藏

(呼和浩特市公路管理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从会计信息与会计处理的关系角度简单探讨了治 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制度;会计操作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18—0035—0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决策正确与否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 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当前财务工作亟 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会计信息与会计处理的关系,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 信息失真和会计操作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1 对于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发展会计理论,完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会计技术本身的局限性等引 起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造成信息失真。这里的会计制度包括 所有有关会计的法律、法令、规则、准则、办法等方面的内容,是广义的会计制度。

从会计确认的基础来看,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基础,该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了配比问题 ,但由于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判断,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 主观确认“量”的机会越来越多,比如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及摊销,金融资产、人力资源价 值的确认等。会计确认除了要界定确认的“量”以外,还要界定确认的“时间”,即在什么 时刻确认才能最恰当地反映经济业务对企业的影响。经济越发展,这种主观性确认导致会计 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也越大。我们应努力做到的是如何把规则制定得更具体和广泛,使得在现 实经济业务中的各种应计项目或待摊费用等都能在法规中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避免受主观 意图的影响。

从会计的稳健性原则来看,会计信息是建立在稳健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