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校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思考
摘要:党校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下派教师应有的放矢完成好各项任务,确保下派锻炼的目的实现。
关键词:队伍建设 下派锻炼 思考
近几年,保山市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在加强市县两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党校干部队伍素质方面作了很多有效的探索与实践。选派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就是其中的做法之一。笔者结合自身挂职锻炼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党校教师应该努力做好那些方面工作进而达到挂职锻炼的目的。
笔者认为,必须努力做到“一个明确,四个好,三个促进”才能圆满完成下派锻炼的任务,进而达到下派锻炼的目的。
一、必须明确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意义。
党校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增强党校教学科研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是党校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能对一个地方的县情、乡情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在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东西之后,迫使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它,使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使一个教师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二是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从事一段领导工作,承担基层领导的担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领导责任意识。三是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可以加深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从中体会到他们的作用,感受到他们的困难和苦乐,进而认识到党校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便于回到党校岗位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增强党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教师,只有在认识到这一重要意义基础上,才可能有效避免到基层工作锻炼的盲目性,增强目的性和主动性。才可能以谦虚谨慎的心态全身心投入所到单位所涉及的各项社会事务中。
二、在下基层挂职锻炼过程中,必须完成好锻炼、调研、协助、维护党的形象四项工作。
一是锻炼好。锻炼好就是深入社会实际,结合具体领导工作,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入到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锻炼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如笔者在甸阳镇分管食用菌和蔬菜产业,经常与相关龙头企业的领导、技术员保持联系,体会企业文化,学习企业员工干事的精神,学习他们已具备的种蘑菇种菜的实用技术,力争在分管产业工作上,多扮演几个角色,做到既是分管此项产业的行政领导,又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协调者,又是产业发展的宣传员,同时又是农民朋友的技术指导员。借助分管工作的平台,让自己综合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二是调研好。调研好就结合党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借下派机会,广泛调查研究,了解县情、乡情
关于党校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思考
本文2010-04-13 16:04:4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613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