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十二五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0-04-11浏览:2880下载241次收藏

**县“十二五”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一、**县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煤炭资源状况矿区,经云南省地质局五队和十队勘探,云南省储委批准地质储量6.3亿吨,工业储量4.73亿吨,可采储量1.97亿吨。另外,**境内作过普查的还有鸭子塘矿区Ⅰ井田外围小阿舍至白马田、鸭子塘矿区Ⅶ、Ⅷ井田,**大同、竹基大踏子、龙庆老厂等矿区,煤炭资源量约为20.7亿吨。我县现有煤炭矿井51个矿53对井,目前全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77万吨/年,2007年核定生产能力301万吨/年,其中30万吨矿井3对,21万吨矿井2对,15万吨矿井6对,9万吨矿井21对,3万吨矿井21对。2008年原煤产量294.88万吨。全县现有焦化厂9座,设计炼焦能力298万吨/年,其中,昆钢焦化98万吨在建,**县焦化100万吨/年。 2008年焦化产量126.36万吨。
(二)电力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县是云南省的暴雨中心区之一,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水系发育,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其支流有子午河、九龙河、阿那黑河、五洛河、二允河、金马河、箐底河、凤尾河等25条,分别流经本县中部、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汇集于三江口,经广西注入珠江归南海。**县多年平均地下径流量约4.0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17.11亿m3。多年平均用水总量1.65亿m3,利用程度为9.6% 。境内河流落差大,雨量充沛,水电蕴藏量极为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除量228.52mw,已探明(0.1~50mw)可开发利用量为208.64mw,现已开发157.9mw,占蕴藏量和可开发量的69.1%和75.7%。其中:阿那黑一级电站装机为3台3.2mw;鲁古电站装机为2台装机0.25mw;阿那黑二级电站为2台装机2.7mw;大龙潭电站(五洛河一级电站)装机为2台装机0.5mw;科白电站装机为2台装机1.75mw;响水电站为2台装机2.0mw;七排电站装机为2台单装机0.5mw;冒水洞电站2台单装机22mw的;黑尔电站2台装机25mw。凤凰谷电站2台装机100mw的。近几年年平均发电量1.3亿度,随着凤凰谷电站的建成,2009年发电量可达4亿度。目前拥有110kv变电站4座(110kv文笔变、110kv大同变、110kv捏龙变、110kv高良变),变电设备总容量144.3mva;拥有35kv变电站6座(35kv招设变电站、35kv龙庆变电站、35kv小哨变电站、35kv葵山变电站、35kv大普安变电站、35kv彩云电站),变电设备总容量 44.6mva;低压配变总容量103.8mva。电网建设基本形成了110千伏、35千伏相互连接,10千伏覆盖村(组)的区域性网络。110kv线路共有7条,总长度104.14km; 35kv线路共有20条,总长度162.091km;10kv线路共有65条,总长度1365.923km;低压线路总长度1024.71km。网架结构**县电网主网电压等级为110kv,主网由110千伏罗师线t接至110千伏文笔变198断路器与曲靖电网500千伏罗平变电站110千伏罗师线146断路器并网运行;35千伏大响线备用(大寨电厂35千伏大响343断路器冷备用,再由35千伏响文线302断路器与110千伏文笔变366断路器联络)。县城供电可靠率(rs1)为99.52%,农村供电可靠率(rs1)为97.77%,全县用户供电可靠率(rs1)为99.81%;综合线损率为8.67%;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6.86%;2008年全县总供电量3.3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5.3mw
二、我县能源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一)产业宏观调控乏力、缺乏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
一是由于国家对探矿权和采矿权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和审批权限,县政府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统一调控没有多大调控权,对全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形势还研究不够,整个能源产业还缺乏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县能源开发规划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一些相关规划还不够衔接。(二)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滞后,资源家底不清
由于自然、地理、交通、资金和管理体制等原因,我县煤炭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程度还比较低,多为普查和预查,没有形成明晰的地质资料和勘查报告。目前现有的地质资料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查资料,参考价值有限。因煤炭资源不清、储量不明、品位不详,制约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滞后已成为制约全市矿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三)企业经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
目前,全县在煤炭开发中,多数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技术力量不足,煤炭采选技术发展和装备水平不高,由于受市场影响,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仍然存在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等掠夺性、破坏性开采的现象。洁净煤技术开发和应用较为落后,煤炭深加工程度偏低。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程度低,还未形成规模产业和延续产业链,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电力体制改革滞后,管理体制不顺
利益的不协调性和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大电与小电的矛盾、供电企业与发电企业的矛盾、供电企业与生产企业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电力资源不能按照市场需求优化配置,优势资源难以向优势企业聚集,电力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电力供应无法做到县内平衡,生产企业难以做到按需保障。
(五)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展较为缓慢。
二、“十二五”能源发展
(一)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政策导向更加有利于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高度关注能源产业的发展,把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随着国家新的能源规划的实施,必将会对“十二五”时期我县能源产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
二是我县具有能源资源比较优势。我县煤炭产品以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等“三低一高”而著称,主要为优质动力煤和冶金炼焦用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拥有南盘江、阿那黑河、五洛河等25条,水能资源开发还有5万余千瓦能力。利用总库容为1716万m3的东风水库,1310万m3的溜子田水库为燃煤电厂提供优质水源,可以满足建设60万千瓦的煤矸石电厂需要。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三是我县具有比较坚实的能源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县煤炭安全生产和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矿区各种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在瓦斯综合治理、采煤方法改革、地质勘探、井巷掘进与支护、建井技术、“三下”采煤等方面,基本掌握了一套适合**复杂条件的快速建井和安全生产、高产高效技术。电力基础设施较好,具备满足**能源需要的能力。

四是我县矿产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旺盛。根据我县矿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县对电力需求年总量为22.8亿度。其中煤矿用电量年平均2.7亿度,煤焦化用电量年平均0.48亿度,水泥电量年平均3.6亿度,矿冶用电量年平均16亿度。

三、“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调整能源结构、与东南亚和南亚能源合作、西电东送战略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十二五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