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净水景艳水不美 专家:河湖治污不能全靠它
本报9月7日《“生态床”引来“生态岛”》报道中,一位老教授提出用“水生植物”让水体“自我净化”的建议,但有市民提出疑问: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似乎更大于治污功能。那么,水生植物实际净化效果究竟如何呢?昨天,记者来到南京“植物治污”试点工程一探究竟。
记者追踪>>>>
内秦淮河:花美水仍浑
南京内秦淮河逸仙桥—大中桥段,自去年尝试种植水生植物用于治理污染和修复景观以来,一直受到本报关注。如今,那满河的鸢尾草、美人蕉、水竹等植物长势如何?它们对河道的净化效果究竟怎样?
昨天,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沿着复城桥的河边一直往大中桥走,小路两旁绿树成荫,最抢眼的当属河面上漂浮在两岸的“浮床花卉”,它们像两条长长的翡翠项链镶在内秦淮河。美人蕉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红色、橙色的花冠在清风中一颤一颤,亭亭玉立。河道东岸有“水中女神”之称的睡莲等浮水植物,青翠碧绿的莲叶在水面上铺开,引来不少米粒大的小鱼儿绕“膝”承欢,遗憾的是莲花还没开。鸢尾草、水竹等植物显然已经很适应内秦淮河的环境,长势很旺。一路走过,河道边全被绿色覆盖,几乎看不到水泥岸。
不过,记者站在岸边看到,河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澈,除了紧靠岸边可以看到一些浮游植物浅浅的根系,再往中间看就觉水很浑浊,能见度非常低,水面还漂浮着一层层白色的泡沫。虽然前两天刚下过雨,但走在河边,还可以闻到阵阵腥味。据环保局人士介绍,内秦淮河水质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引水冲洗产生的效果。
里圩泵站:“其实没效果”
据介绍,这些水生植物20天左右就可长到1.5米高,水下根系
植物净水景艳水不美 专家:河湖治污不能全靠它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12 22:55:41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68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