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经济市场化中的环境管理(吴忠培)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30下载297次收藏
 


表1

摘 要:为探寻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机制和环境保护手段,分析了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环境经济问题及其产业的经济根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根据解决环境问题两种基本经济手段――科斯手段和庇古手段的要求,提出了解决我国经济市场化中的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针对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环境管理体制不灵活、企业行为市场化、企业环保部门作用弱化、市场机制滞后性等环境管理新问题,提出了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实行环境管理市场化的基本对策和利用环境经济手段,实行治污集约化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经济市场化;环境;管理体制

我国经济在80年代以来的持续增长和经济体制在90年代以来市场化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使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由此也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加大,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得严峻起来,传统的环境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面前显得僵化、无效。因此,如何通过深化经济本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环境机制和环境管理体制,采用市场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环境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本文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初步探索。通过应用环境经济学有关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体制的变化,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环境管理体制面向市场所遇到的挑哉,剖析了市场经济下的环境与发展关系,对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作出了较为具体的描绘,以图提供探寻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机制和环境保护手段的理论素材。

1、 市场机制下经济发展和环境关系的一般理论

要揭示市场机制下环境经济问题的产生及其根源,首先必须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真正内涵,以便于进一步考察市场机制中的环发关系。

1.1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定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古典和现代两个阶段。古典市场经济中政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而且政府调节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条件下,实行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其特点是:首先承认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他们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的经济风险。其次,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的作用。第三,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控制机制,对市场实行导向和监控,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第四,必须有完备的经济法规保证经济运行的法制化。第五,要遵守国际经济交流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与政府都是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和相互补充的组成部分。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

国际上对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在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盲目悲观论"为代表。在1972年由"罗马俱乐部"委托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提出的《增长的极限》报告中,作者通过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农业、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五个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零增长"的观点。而70年代中期"盲目乐观论"又表现得极其活跃,持该观点的学者们则认为,经济发展本身就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人们无需对保护环境、限制增长作过多考虑。实际上,两种观点既显示一定程度的有理的同时也反映其偏颇。前者虽然指出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对我们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起着预警作用。但是,它却未全面考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甚至完全忽视了经济发展对于治理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改善环境的可能性,因而得出了只有靠限制经济发展才能保护环境的片面结论。而后者虽则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一致性,但是却完全否定了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消极影响,无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只顾发展经济、忽视保护环境,酿成严重社会公害的历史教训,因而这种观点也同样是片面的。

其实,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对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限制或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其中包括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影响。具体说来,在短期中,由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之间确实存在矛盾,人们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之间合理分配经济资源问题作出取舍、选择。在其国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内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的资源投入。对于资金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更加尖锐。

2、市场机制对我国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挑战

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经过数年来的深化动改革,我国经济生活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商品市场建设已形成相当体系,生产要素市场在加快发展,初步确立了多种所有制、多种产权主体的商品生产者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现代市场经 济的必要条件,如竞争秩序、社会秩序和经济运行秩序不断改善。但是经过80年代快速经济发展和90年代经济市场化改革加深之后,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呈现了经济转型条件下的新问题和挑战。

2.1传统环境管理体制的僵化

我国传统的环境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其典型特征是政企不分,用行政干预手段代替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管理工作中,过多的行政干预使我国制订的许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经济市场化中的环境管理(吴忠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