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水电开发投资中的泡沫风险(官少华)
【摘 要】水能资源作为一种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潜在的价值,近年来已成为投资热点之一,但具有投资价值的可供开发项目日益减少,目前在水电开发投资中存在泡沫风险,有些投资者缺乏水电投资经验,容易出现盲目投资,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关键词】水电投资 泡沫风险
新世纪,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经济发展、资源、环境问题。近年来由于全球能源短缺,石油和煤碳价格不断攀升,水能资源作为一种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有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一致的特点,极具潜在的投资价值。目前我国部分农村还存在无电、缺电状况,生活仍处在烟熏火寮之中。小水电可覆盖面广,开发建设生产廉价清洁电能的农村小水电被中央做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解决无电人口的光明工程和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
由于开发投资石油和煤碳的门槛较高,许多投资者将投资目光转向小水电的开发建设上来,目前全国各地水电开发热情高涨,特别是大量民间资本的介入,更为水电资源的开发增添了活力。水电事业的发展,为农村与县域提供了廉价清洁电能,对促进农村与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近,许多媒体上都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成份越来越大。有许多人甚至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的北京会不会变成昨天的海南,重新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现象。笔者也常想,难道泡沫只出现在地产市场吗?目前水电建设市场中的一些投资现象不也同样存在泡沫成份,只是不被人重视,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对那些缺乏水电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可能有所借鉴,避免盲目投资而造成损失。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泡沫的问题。所谓泡沫就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的价格脱离了实际基础价值的现象。泡沫的载体往往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当需求增加时供给却不能相应的增加,在短期内不易达到供求平衡,很容易成为投机的对象,从而引起泡沫。
如果投资水电的目的是为了赚取电站生产盈利分红,那么这种行为我们将之称为投资。这种行为当然不可能出现泡沫。但如果投资开发水电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分红,而是为了占有资源寻机倒手也就是对外转卖,赚取交易中的差额利润,或利用开发水电这种特殊资源项目的过程中来谋求个人私欲,这种行为我们一般将之称为投机,有些亦可称之为欺诈行为。
投机行为是泡沫产生的根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投机都会产生泡沫。不论是炒何种利润空间,这个空间都有一个合理的幅度。如果倒卖价位并未超出一个合理的幅度,也并不会产生泡沫。只有当幅度超出了一个合理的范围,比其实际的使用价值产生了太多的偏离,才会产生泡沫。
有学者指出,泡沫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就是预期过高)。投机心理正是非理性预期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在非理性预期的作用下,由于市场信息的失真,市场上表现的众多资金寻求投资水电开发项目,如果有太多的资金,特别是银行资金流入,那么就完全有可能产生大量超出个人投资能力的供应。这种超量资金供应也是一种泡沫的存在形式。当水电开发由投资需求支撑而非实质的市场需求,投资投机界限模糊,泡沫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有人预期电价上涨空间巨大,也有可能像石油和煤碳那样的涨,市场还要往上走,就会有泡沫生存的空间。或许这种一厢情愿的看涨预期,投资额的虚高,才是“泡沫”产生的原动力。
当今中国由于电力短缺带来电力投资高速扩张,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盯上电荒商机,竭尽所有,孤注一掷的“跑马圈河”,这一轮电力投资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出现电力投资高峰期后(或称之为爆发性增长期)。专家预计到 2007年我国电力供应将有可能会出现过剩现象。小水电开发并非真的像预期的那样回报丰厚和稳定,正因为如此,小水电投资并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高收益,这就隐含着一定的投资风险。一个小水电项目有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股东,但每个股东的背后,还有若干户的农户作为子股东。也就是说,一个中等水电站背后实际上可能有数百个大小股东,如果这个小水电项目亏了,那么很可能影响几百户家庭生计。
目前有相当一些地方具有开发价值的水能资源基本开发完毕,剩下的都是那些起码是目前不具备开发价值的水能资源,有些投资者将目光放得更远,看重的是未来水能资源的升值潜力,提前介入开发那些看似没有开发价值的水能资源,这种投资虽有点风险,存在一些投机成份,但却是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预测和论证过的,不属于盲目投资范畴。然有些投机者,投资开发水电项目却是别有用心的,明知不可为而为
警惕水电开发投资中的泡沫风险(官少华)
本文2010-03-12 22:55:1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