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交叉穿梭 农业治污须阻断“循环链”
谈到污染,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领域,但近些年来,从瘦肉精到有毒菜,从食品污染到土壤退化,一系列的事件使农业污染逐步成为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最近,我国学者通过研究,首次提出了“农业立体污染”这一观点及防治对策。专家说,被称为海陆空交叉穿梭式的“农业立体污染”,比平面单一的“农业污染”更具综合性,它所构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立体污染”,已经造成我国近两千万公顷的耕地面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众所周知,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而在前几天的一档央视节目中,我们看到,长春郊区的有机土层仅剩下10厘米,10厘米以下都是毫无养分的沙砾层。眼看着大片土地地力在下降,我们不仅质疑,是什么造成这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毁灭性结果?答案是——地面土壤污染。
困扰了英国人民10余年的疯牛病,是典型的人畜交叉感染疾病,人与牛的大脑内形成变异海绵体,导致死亡。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病毒有可能通过处理成饲料的肉骨粉传给其他动物,也可能通过以牛粪为肥料的蔬菜传给人类。这是生物链污染。
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在这些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关键是,人类在这种关系中起到的是积极的联系作用还是消极的联系作用。
这段时间大家关注的“循环经济”,就是一个针对工业立体污染提出的方法论。同样道理,在农业领域,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不合理所构成的水体、土地、生物、大气的“立体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不合理施用农药
农业污染带来巨大损失
“农业立体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农药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以及耕种措施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所构成的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污染。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立体污染”日益突出,它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生态安全、人体健康和农产品质量,还会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会影响我国的环境外交和国际贸易。
“农业立体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每年因不合理施肥使得超过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农药浪费造成的损失达到150多亿元以上。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质量也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专家说,造成“农业立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不合理地耕作管理,以及随意地堆放畜禽粪便。
一般来说,合理利用化肥不会产生污染,但是在局部地区有些农民大量盲目地施用化肥,这种掠夺性开发,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还有,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迅速崛起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
“海陆空”交叉穿梭 农业治污须阻断“循环链”
本文2010-03-12 22:55:0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