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公用事业改革:看紧产权,放开经营权(徐宗威)
过去一段时间,许多地方对公用事业产权改革情有独钟,大动干戈。安徽省40%的公交企业、50%的供水企业、80%的燃气企业的国有产权已经出让。深圳市水务45%的股权转让。上海浦东水务50%的股权卖掉了。现在谈改革,似乎必谈产权出让、股权转让。似乎产权动了才算是改革。可动产权是大事,没有十分把握轻易动不得。
产权改革有好处,但需要慎重
地方对产权改革所以情有独钟,敢动真格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央有政策。中央在十五大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重要任务,强调该退的要退出来,抓大放小,改变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二是地方有需要。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旧账总算还得差不多了,但新账的投资从哪儿来,城市建设要发展、城市公用事业要发展,需要建设资金,增量没钱就想办法把存量做活,存量出让转让自然可以有钱进账。不管这叫不叫融资冲动,算不算是盘活资产,但看上去政府的行政效力提高了。三是企业有要求。国企人浮于事,缺乏活力,更少竞争力,怎么改革?最好的办法再找个股东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嘛。特别是涉及价格、人事制度,国企没人管,改成民营了、改成合资企业了,优惠政策就来了。所以热衷于产权改革,也是企业改革的一个现实选择。
产权改革有好处,但不是万能的。产权改革是灵丹妙药,但不能包治百病。而且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一个是与改革的目标搏弈。改革要促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促进公用事业国有企业发展。但产权拿走了,新股东更多关心的是股权的利益、企业的利益,而不是社会公共利益、更不是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产权改革后很多地方的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规划落空。再一个是赚钱的一定干,不赚钱打死不会干。新股东不关心如何降低成本的事,最上心的事是怎么向政府申请提高价格。因为降低成本是自己要掏钱,至少是要先掏钱,而提价是向政府向社会公众要钱。深圳特区污水处理费在3年多的时间里,已经从两毛七提高到了一块零五,通过提价来保障自己股权的利益这也太方便了。第三,政府控制力明显下降。产权不是政府的了,所有权不是政府的了,占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政府当然要听所有者的了。政府失去控制力,怎么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中国经济导报》:公用事业改革:看紧产权,放开经营权(徐宗威)
本文2010-03-12 22:55:04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