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经营报》:资源价格改革: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92下载221次收藏
 

央行日前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水、电、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加快推进,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会陆续上调。进入11月,随着出租车、城市供水等行业成本监审试行办法的陆续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将逐步在各类行业中推行,这无疑加快了资源产品价格调整的步伐。

中国资源产品价格是否将持续上涨?在垄断企业价格调整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上涨是大势所趋但不能不宣而涨

《中国经营报》:各位对未来的资源产品价格的走势有什么看法?

胡少维:从供求关系来看,中国的资源价格被低估得非常多,以后上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水的供求关系,中国总体来讲是缺水的,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目前工业用水的价格较低,低水价形成了大量高耗能企业,如水泥、造纸和电解铝项目等。其他如电油气等资源要素价格的低估,也推动了传统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投资增速难以放缓,gdp能耗始终居高不下,经济难以转型。

《中国经营报》:资源价格的调整在过去几年经过大规模的讨论,为何要现在推出?

胡少维:实际上,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制约了市场配置作用的发挥。“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这意味着每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4.4%左右。不过,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0.8%。显然,目前资源消耗方式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单纯的宏观调控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唯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市场手段,提高资源价格,让价格来调节供需。

目前调整资源价格的时机比较好。我认为,未来几年,随着这几年大规模投资产能的释放,通货紧缩的可能很大,经济向下运行的趋势比较明显。现在提前推出资源价格调整政策,可以对冲未来的通货紧缩。

马光远:目前的价格改革和调整是推进市场经济改革一个关键转折点。在过去数年时间里,中国水电油气及土地等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低资源价格实际是鼓励粗放式的发展和浪费,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而非消费。在大规模的投资和低要素价格的促进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资本推动和劳动密集,缺乏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价格可以增加中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经营报》:资源价格上调是大势所趋。不过,许多资源价格的调整涉及民众的生活和消费,持续的资源价格上调是否会影响普通居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马光远:这是整个资源价格调整的核心问题。实际上,资源价格包括工业资源价格和公共服务品价格,工业资源价格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但多数资源产品是公共服务品,由国有垄断企业提供,它的价格调整还反映了国家、消费者和垄断企业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提价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配套措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优化,才可能达到提价的目的;而不能单单考虑以提价来平抑市场需求,提高投资效率。因而资源价格调整不仅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而且是一项事关民生的公共政策,必须稳健推行。

《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经营报》:资源价格改革: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