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城市管理:中国城市化的必修课(徐建辉)
这里所说的管理,是指对一个复杂巨系统的综合规划和管理,是对城市资源管理、生态建设、交通运输、文化生活、政治制度安排等等的总称。中国城市的起源可以上溯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城市最大规模的发展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编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无论是位于全国城市体系顶端的国际性大城市,还是众多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以及面广量大的小城市、建制镇,近年来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城市功能日益增强,经济活力持续旺盛,空间结构逐步调整完善,城市面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然而,在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20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也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今天,当我们冷静观察中国城市的发展脉络、时代特点的时候,一些需要认真分析、审慎对待的问题已经浮现出来:自然资源短缺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人居环境脆弱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建设中的政策偏差导致形象工程泛滥、公共安全危机使城市面临挑战、社会阶层分化成为城市发展隐患、公共财政不足使城市政府承担信用风险、公共政策失衡是城市和谐发展难以逾越的门槛。
当代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如何破解中国城市化的一系列难题,如何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明确了中央政府的指导思想和宏观战略,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深入贯彻落实,就成为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认为,对公权的捍卫和树立城市发展的长远眼光,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对承担政府职能的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而言,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通过调整和完善,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城市政府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和指导城市的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世界关注的两大焦点
本世纪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经作过这样的预测:未来2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将超过60%,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以上,中国也将有3亿左右的农民进入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城镇。结论是,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而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如何呢?资料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数量就相当于日本人口的总和,提高2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发展问题始终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共同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往往是经济易失调、社会易失序、心理易失衡的时期,也就是各种危机的频发时期。当前中国正处在这个阶段。为了对中国城市的发展进行跟踪,2002年,一项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21世纪城市规划、发展与管理,开始进行试点研究,该项目选择贵阳、太原、柳州、眉山、三门峡等5个城市开展调查。经过几年的研究,当项目完成的时候,调查者发现中国城市的问题已经超越了这几个城市,而带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对城市进行综合管理也就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课题。
在名为《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的项目成果专著中,作者邵益生、石楠指出:在众多困扰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中,有些属于历史遗留的问题,需要现阶段加以梳理和解决;有些是新时期特殊条件下的新问题,给各级政府决策部
《科学时报》:城市管理:中国城市化的必修课(徐建辉)
本文2010-03-12 22:53:4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51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