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把发展现代农业贯穿新农村建设始终(万宝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其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并贯穿新农村建设始终。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传统农业出现四大分化和演变
1.是农业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产业部门拓展;2.是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中就业向产前和产后演变,并出现向现代工业部门扩散的趋势;3.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演变;4.是农业就业者收入来源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获得收入向依靠农业外部收入演变。
(二)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形成交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不断流入城市和非农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近一亿人,以较低价格报酬为工业发展作出贡献;1996~2004年非农用地使耕地年均减少1400多万亩,农民以低价格报酬支持城市建设;2003年以来农民存款约有50%流入城市。这些都为工业化积累了大量资金。同时,也应看到,农业发展面临缺人、缺钱、缺技术和缺装备的局面,这种状况吸引了许多企业向农业投资,利用自身的资金、信息、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实现企业资源与农业资源优化组合,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政策,为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交融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工农业交融发展在全国各地已初见端倪,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不断完善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实践表明,它将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0.9%和91.7%;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由最初的“公司+农户”,逐渐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又进一步发展为“合作组织+农户”。这些发展形态,反映了现代农业不同发展阶段市场对生产、加工的要求,反映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经营环节、经营单位之间互利关系的变化。“公司+农户”主要解决最初农产品卖难问题;“公司+基地+农户”稳定了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以及对农畜产品的供求关系;“合作组织+农户”规范了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合理的经济利益,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正经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一)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
2003~2006年,粮食生产有三方面值得注意:1.是总产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增幅越来越小;2.是单产虽然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2005年单产增加1.4公斤,2006年预计增加1.9公斤;3.是种粮亩均纯收益不断下降。这说明在目前条件下,粮食增产增收潜力很有限,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并不牢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要有新举措:一方面要稳定粮食面积,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必须从强化科技、完善设施、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践表明,稳定粮食面积难度很大,扶持政策有限,不可能年年出台新政策,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二)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
在国际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不仅要有生产能力,还必须要有竞争力。如果没有竞争力,生产能力再强,也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我国大豆产业就是一个例子,无论在产量上、出油率、整齐度和价格等方面与大豆主产国相比,都不具有竞争力。据有关部门调查,2004年大豆亩均收益127元,2005年下降为100元,2006年将会更低。
这说明农产品竞争,集中表现为品种、质量、标准和价格的竞争。提高这些竞争能力的关键,要靠发展现代农业。
(三)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出发,发展农业生产,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要提高土地产出率。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提高收入的根本途径要靠机械化、靠科技、靠产业化经营、靠农民技能提高农业效益,这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四)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尤其是企业带村,现代工业和城市的文明直接影响村民的文明程度,培育了农民的公共道德意识、人际关系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公共生活意识,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和民主意识,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群众监督的机制;培养了知识型农民、技能型农
《农民日报》:把发展现代农业贯穿新农村建设始终(万宝瑞)
本文2010-03-12 22:53:4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51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