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生态环境面临“超限”(孙家驹)
过去人类解决问题的性质和方式,主要是为了达到直接目的,采取直接手段。例如,为了增加粮食和畜产品,就将森林、湿地变成耕地、牧场,而不考虑其他生物的灭绝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减少害虫,就直接使用化学毒药,而不考虑环境后果;为了取得矿物,就揭去地表,使用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去开采、提取,而不考虑环境破坏;为了使自己不被废水废气和垃圾困扰,就选择气流通畅的江河边建城建厂,利用气流吹散浓烟,河流带走污水,洼地堆放垃圾,而不考虑是否污染了水体、大气和土地等等。人类过去就是用这种线性方式去解决问题、生产产品、达到直接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创造了日益增多的财富,却积累着今后“深深的麻烦”。
为什么是深深的麻烦?因为这是严重破坏全球生态系统脆弱平衡的麻烦!是用人类长期习以为是的线性方式去解决问题只会引来更多更严重问题的麻烦!
一个有限的生态系统只能承载有限的人口和进行有限的资源替代,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超限”问题,科技如何去解决这一“超限”问题呢?提出的办法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局限于传统的线性方式,就没有一个办法不会引出更多更大的问题。可以把这方面的办法归于以下三类:
一是技术办法。此类办法很多,如发展各种治污产业等。在一个“超限”的系统中,将日趋短缺的资源大量地转向应对环境恶化,必然会相应地减少用于发展的资源,应对环境恶化虽然必要,但属无奈,而非发展。正像一个人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身患癌症,然后又去治疗,治疗虽然必要,但不属于一个健康人的幸福生活范畴。不去消除产生问题的根源,以为凭技术就万事大吉,甚至以为除根是倒退,治表是发展,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恶性循环。一切技术的办法都
《学习时报》:生态环境面临“超限”(孙家驹)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12 22:53:3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50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