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经济日报》: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马志刚)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77下载132次收藏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逐步趋于成熟,产业化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年11月,上海市东海大桥10万千瓦风电场投资业主招标评标工作举行,海上风电场建设拉开序幕。最近,我国第一个生物质能发电厂——山东单县生物质能发电厂试运行亦获得成功。据预测,该电厂投产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年可发电1.6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为当地农民增收4000万元,对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积极意义。

可再生能源,通常是指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这些能源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以永续利用。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其在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很多国家和组织机构都制定了强制性发展战略,不断增加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如德国计划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到20%,法国到2010年达到22%;全球环境基金会承诺,每年投入1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世界银行也承诺,到2010年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达到4亿美元。面对利好形势,通用电气、西门子等一些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电力和自动化技术跨国集团abb还专门成立了风力发电业务部,以加强风力发电技术的开发。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已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目前,全球仅太阳能产业年投资总额就已超过70亿美元,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如1996年法国发起的“太阳行动”,使太阳能热水器在5年内达到2万个,不仅每年节约了1万吨石油当量的能源,还使热水价格下降了1/3;在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了15万个就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经济日报》: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马志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