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技日报》:海洋空间开发需要“杞人忧天”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73下载217次收藏
 

围填海、修建人工岛、架设跨海桥梁、铺设海底管道……在我国每年海洋工程新增项目达到近400个的压力之下,如何切实保护海洋环境,进行科学决策和规划?

11月1日,经过六年酝酿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只要是海洋工程建设,今后都有法规可依,有程序可循。

一提到海洋资源开发,人们就会想到养殖捕捞海产品、勘探海洋油气、开采海底矿产等,“但我们却常常忽视,海洋空间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如果开发不当,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决策,损失难以挽回。”

近日,在“我国海洋科技工程战略”香山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邱大洪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但是我国沿海海域空间资源开发必须要综合考虑、提前规划。”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香山会议特意将“海洋空间开发利用”作为第一个中心议题加以讨论,邱大洪等来自业内的专家介绍了当前海洋空间综合开发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现状

海洋空间资源家底知多少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特别是我国沿海地区地少人多,海洋空间利用是一个重要出路。”香山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章梓雄认为,荷兰、日本等近海国家利用滩涂与海湾造地,建造人工岛、海上机场、大型海上浮动平台,大大增加了发展空间。

我国大陆沿海诸省的面积与欧洲国家的面积相仿,每1000平方公里海岸线的资源量,基本上也与欧洲主要国家和美国处于同一水平上,而海南岛的海岸线资源则与英国相仿,但开发程度却远比那些经济发达国家低。

作为香山会议执行主席之一,邱大洪在主题报告中分析说,海洋空间也是一种国土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所管辖的海域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国土的1/3)。海岸线全长18000多公里,并有65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但我国现阶段总体上海洋开发程度低,并存在着对某些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就沿海15米等深线以内的13万平方公里浅海和滩涂面积而言,目前只利用了5%左右。因此,具有在海洋和海岸带发展的巨大潜能。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拥有丰富的海上空间资源,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水平来看,完全可以有条件地加以开发和利用。

■隐忧

海域空间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决策

我国沿海城市为了取得足够的陆地资源,一是扩张沿海城市的范围,二是向所属海域要地。沿海岸线圈围滩涂或填筑陆地的传统做法,缺点有二:一是造地的目标往往只考虑某种产业的单项利益,如围垦农田、圈养水产、工业用地、建设港口等;二是不能充分利用沿海海域的天然条件,而且往往会引起海岸的演变,有时甚至引起城市其他地区或邻近城市海岸的冲蚀,以及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邱大洪表示了深深的隐忧:“现在各个地区、各个省市都有自己的规划,但缺乏秩序,杂乱无章,没有国家层面上的统一协调。”

“开发利用海域的空间资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选址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综合开发利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都需要充分的论证。为此要进行大量的前期研究和论证工作,才能对其选址、规模和功能作出科学的决策。”邱大洪说,虽然现在做的可行性论证大都也是可行的,但往往是从本地局部利益出发,因此必须用新的思路来研究如何开发沿海海域空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科技日报》:海洋空间开发需要“杞人忧天”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