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时报》:绿色GDP留给2006的背影
对于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而言,2006年12月9日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他们获得了“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研究小组代表说的话引发公众感慨:“这个奖,我们拿得很沉重。因为绿色GDP至今还没有在地方政府层面取得共识。就在这两天,已经有一些省市要求退出试点。”
尽管潘岳就此强硬地表示,环保总局一定会坚持到底。“就算只剩下一个省,我们也要把它算完。”但绿色GDP留给2006年的背景依然因此显得有些灰暗。
正如评委会对课题组的评语所说,绿色GDP核算工作“在质疑声中走出并非完美的第一步。”
那么,这“并非完美的一步”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并非完美的一步
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向媒体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布绿色GDP核算报告。
这份研究报告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事实上,这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结果,还远远称不上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更不是有些人所期待和理解的“绿色GDP”,而只是“经环境污染损失调整后的绿色GDP”。
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应当包括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退化成本。资源耗减成本中的资源包括耕地、矿物、森林、水、渔业等5大项内容;环境退化成本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两大项内容。
此次公布的核算结果,只计算了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只是其当中的一部分。环境污染损失成本至少应当包括20多项指标,此次核算只涉及了其中的10项,即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农业和材料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以及固废侵占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专家说,“即便在这10项环境污染损失核算中,还存在低估和缺项问题。”
“无论如何,做总比不做好,有结果总比没有结果好。”一位项目专家组成员说。
这句话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下,同样有意义:
据《自然》杂志估算,地球自然系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每年的价值至少有33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其稳定性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而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
2006年开始流行的《自然资本论》一书说,人类继承了一个38亿年的自然资本储备。按照现在利用和减少的速度计算,这种储备到下一世纪末将会所剩无几。在过去30年中,地球上1/3的资源已被消耗殆尽。我们正在以每年6%的速度失去淡水生态系统,以每年4%的速度失去海洋生态系统。
资源与环境困局
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化工工业化特征非常明显的中国,正将发达国家近百年工业化历史中分阶段出现、分阶段解决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集中在短短20年时间爆发出来。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资源总量再多,摊到每个人头上的量也很可怜:
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研究报告称,到2020年,我国的石油、铁、锰、铜、铅和锌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为58%、52%、38%、82%、52%和69%;
水利部门统计数据说,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土地资源方面,中国人均耕地按统计约为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森林覆盖率仅13%,列世界第121位;
有限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科学和合理的利用:
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从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看,火电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
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我国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4.9倍、4
《中国科学时报》:绿色GDP留给2006的背影
本文2010-03-12 22:53:1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47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