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信息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51下载249次收藏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公布了2006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7%。路透社评述认为,这已经是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连续第四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字。以这个速度,到2008年,中国就会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经济的第三位。

但是,正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回顾与展望课题组的一份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趋势,到2020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挑战。

谢伏瞻也强调,虽然2006年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涨幅较低、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如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回望2006年,重大水污染事件频仍:9月,洞庭湖附近水域砷超标10倍;11月,四川泸州市的川南电厂燃油泄露,污染长江。长江水利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长江水质在过去10年中不断恶化,仅在2005年便有大约300亿吨的工业废水排入长江,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50%。目前,大约27.5%的长江水体已经遭到严重污染,水质低于三类标准。其他环境事件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06年9月,甘肃徽县的铅污染事件致使900多名儿童血液中铅含量超标,其中62名儿童被确诊重度铅中毒。

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来,我国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件。对此,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份报告称,gdp增速加快导致了我国污染排放总量的持续增长。去年上半年,全国没有完成既定的环保目标,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不降反增。从去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看,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20.4亿吨,同比增长2.4%;cod(化学需氧量)排放689.6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与此同时,去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10.9%。

2006年是11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是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能源安全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日甚一日,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水污染突出,水资源过度开发与生态系统退化,水危机深化加剧;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受威胁物种比例仍然在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室内环境污染、地面臭氧污染、大气汞污染以及环境引发的各种健康疾病,都是已经或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事实上,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是“十五”期间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完成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而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领域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改善这种局面。从公布的数字看,2006年政府宏观调控采取了有力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 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与第三季度10.6%和第二季度11.5%的增长速度相比有所回落。从去年4月份开始,政府严格控制一些投资项目,甚至点名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信息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