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信息报》:确立能源战略 应对长远发展(李敏)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64下载172次收藏
 

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就一直呈现出近似的线性关系。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得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能源问题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与安全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去年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争端,就体现着这种对能源的控制与争夺的战略。

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所谓“能源问题”,更多地体现为“石油问题”。石油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球政治格局、经济秩序和军事活动的最重要的一种商品。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安全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未来25年里,世界能源需求总量将增加近一倍,但是在现有能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技术条件下,短期内解决国际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却是不可能的。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供给量却日渐减少,这必然会产生需求大于供给的能源紧张局面。

尤其是近几年以来,能源紧张、油价飙升更使各国普遍都感到了调整能源战略的紧迫性。因此,着眼于未来,尽快制定本国的长远能源战略计划,理智面对国际能源供应、分配格局潜在的风险和危机,也就成为了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着手进行能源战略调整。这种变化的方向非常明确,就是减少乃至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比如,欧盟公布的能源政策绿皮书瞄准了20年后的目标;日本制定了25年后减少能源进口总量和提高利用效率的明确计划;瑞典公布的计划则是以15年为阶段来制定时间表;美国政府一向很重视能源战略,早已将目光投向20年、30年、50年,甚至100年之后……有关专家指出,正是由于能源战略所具有的前瞻性,这些战略的实施势必影响到未来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安全格局的变化。

因此,在当今国际环境下,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能源战略计划,对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社会需求与能源供给矛盾日益突出的中国经济来说,意义显得更为重大而深远。

在能源使用方面,我国地少人多,人均能源拥有量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在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下,我国一直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信息报》:确立能源战略 应对长远发展(李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