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李代鑫:中国的节水灌溉——在2007年中国-西班牙水论坛上的发言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78下载132次收藏
 

尊敬的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水是万物之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农业大国,但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多,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缺水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最突出的因素。中国人口和耕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几千年悠久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灌溉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灌溉发展,坚持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战略高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天,我非常高兴向各位介绍中国在发展节水灌溉方面的目标和行动。

一、中国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的农田灌溉面积从1500万公顷发展到目前的5660万公顷,每年在占全国耕地面积4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75%,生产的经济作物占90%以上。在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人均30%的情况下,我们的耕地灌溉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人均灌溉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基本持平。在以占世界6%的可更新水资源量和占世界9%可耕地的条件下,中国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其中灌溉农业功不可没。

随着中国人口及粮食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全面进步带来的城市、工业和生态用水量的增加,中国政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农业高效用水,到九十年代中期,节水灌溉的发展进入了数量、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快速和良性发展阶段。目前,在全国灌溉农田中,通过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工程设施建设,已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000万公顷,其中渠道防渗970万公顷,低压管道灌溉670万公顷,喷灌290万公顷,微灌70万公顷。由于在过去的十年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工程的改造,在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600万公顷,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0多亿公斤;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了15%,形成了近300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节约的水量中,25%提供给生态用水,15%提供给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其余大部分用于新增灌溉面积用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主要做法

●政府加强指导,建立完善的政策与规划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要求政府将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其重要职责。中国政府在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文件中都将节水灌溉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如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科技推广等工作中,都明确要求将节水灌溉作为重要工程来实施。按照《水法》和政府要求,水利部等部门制订了一系列完善的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对大、中、小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出明确的分区发展原则、目标、任务和措施;制订了完善的国家节水灌溉技术标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保证了节水灌溉的发展。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系

十年来,全国共投入1000多亿元(约合131亿美元)进行灌区的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推广,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占1/3左右,地方财政投入占1/4,其余是银行贷款和农民投入,初步形成了“国家投入以支持骨干工程为主,田间配套工程以地方和群众自筹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节水灌溉投资体系。在用于发展节水灌溉的总投资中,约2/3是用于购买节水灌溉设备和材料。

●加快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同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管理和改革。一是对灌区管理单位进行重新定性,对管理人员重新核定岗位和人数,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二是制订工程维修养护标准,解决维修经费来源,以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三是开展水价改革,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以促进节约用水;四是大力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将政府补助农民形成的田间工程设施设备产权划拨给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李代鑫:中国的节水灌溉——在2007年中国-西班牙水论坛上的发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