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三峡生态安全——专访三峡办主任汪啸风(图)
今天上午(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应邀就三峡工程建设和三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问题回答了国内外记者的提问。
三峡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2006年,三峡大坝达到185米设计高程,并实现156米水位蓄水,今年又首次实现拦洪调峰和向下游补水的功能。三峡工程始终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其生态环境问题是大家关心的一个热点。近来,部分西方国家的媒体对此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那么三峡工程到底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已进入建设后期的三峡工程将如何解决人们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呢?《新闻会客厅》今晚请进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为您解答。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而对于三峡工程处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上的观点的争论也一直存在着,不过我想你说我说我们不如请三峡工程的当家人来说,今天我们请到的就是国务院三峡办公室汪啸风主任,我们欢迎他。汪主任,您先跟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三峡办主任的职责是什么呢?
汪啸风:三峡办是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一个办事机构,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整个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再一个,要组织好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计划及其协调工作。第三个,还要抓好工程像国产化水平、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控工作。再一个,就是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工作。同时还要重点把移民工作做好,三峡工程相关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抓上去等等。
李小萌:听出来了,管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汪啸风:是的。
李小萌:但是您在后面也提到了关于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在您的整个工作当中又占多大的比重呢?
汪啸风: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应当是三峡工程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处于建设后期阶段和将来一个阶段,要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李小萌:我们知道在一次研讨会上汪主任说,三峡工程现在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存在着隐患,对于三峡工程的争论一直都存在,而且有时候还挺激烈的,您的这句话不怕引起更大的一个波澜吗?
汪啸风:我认为谈一个工程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问题,这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很重视的问题,它不是现在提出来的问题,大家可以看一看,80年代末期的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在形成过程中组织了四百多位专家,对十四个专题,其中主要是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所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的问题,我认为在肯定主流成绩的同时提出隐患和问题,说明中国人是实事求是的,是考虑到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这个应当说它会得到社会上的理解和支持的。
李小萌:那以您的身份,有这样的观点,关注度可想而知,后来您自己有没有去关注过媒体对您在这个研讨会上的一些观点的报道,不管是境内的还是境外的?
汪啸风:我关注过,我的看法,三峡工程从策划到建设过程中,都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同时始终也得到了海内外广大民众的关心和支持,这是主流,但是不同的意见也一直没有断过,主要一个我认为他是不了解实际情况,造成了一些误解。另外一个,他也掌握了真实的情况,我认为这就叫做偏见,也有这样的问题,我的看法博庭先生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李小萌: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另外一位嘉宾,他的身份是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但是他在网上的网名叫水博,他的名字叫张博庭,欢迎您。最近有一个从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您看完那个之后,您的第一反应这个情绪是怎么样的?
张博庭:比较生气,因为这个情况确实是有很大的一个误导,因为那篇报道有点偏离事实太多,为什么这么说?实际上现在主要讲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地质问题,一个是水质问题,这两个问题我们客观地说,三峡建成以后都是有好处的,我觉得它不尊重事实,本来我们已经做得很好的地方变成弱点了,本来我们一直在处理的问题,他变成好像我们以前不承认,这是完全不对的。
今年8月2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三峡大坝之忧”为题对三峡工程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质疑, 随后张博庭在自己的博客中以《华尔街的傲慢与偏见》为题撰文,对《华尔街日报》的质疑进行了回击。
李小萌:您写了一篇《华尔街日报的傲慢与偏见》,就给人感觉这个主要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他这个报道当中有没有一些从事实出发的一些观点呢?
张博庭:他也有局部的核实,比如说咱们说地质灾害吧,本来就很严重,现在比以前要减轻一些,但还是存在,危险还是存在,所以说不能说他完全没有依据,还是有一些依据,但是要历史地看,有一个正确的结论,还是要把这个告诉公众。
李小萌:水博先生的这篇文章您看了吗?
汪啸风:我看了。
李小萌:您有什么评价?
汪啸风:我看是实事求是的。
李小萌:他写之前跟您请示过吗?
汪啸风:没有,因为这纯粹是一位学者发表自己的看法。
李小萌:对于媒体各种各样的观点,您一般看到之后,是看过之后稍候处理还是说会想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去应对呢?
汪啸风:我的主要想法,还是用事实说话,像我前面提到,存在某些误解和偏见的观点,归纳起来就是三点,第一点就是三峡工程带来了重大的隐患或者是灾难。第二点,这些问题是始料未及的。第三个,中国政府现在才承认这些问题。大概归纳起来,错误观点有这么三点。大家知道,三峡工程是一个经过长期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过程,事实证明它将是一个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优化环境的一个生态工程,在这些问题过程中,我前面也说了,在可行性报告中都已经概括进去了,现在反映出的问题,我负责任地说,没有一个问题是在可行性报告之外的,它不是什么始料未及,一直都在重视和采取措施。第三个,就是中国政府从历届领导和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来说,都十分重视和处理这些问题,也不是西方媒体所说的,现在才坦诚,才承认,这都是不符合事实的。
在三峡工程开工之前,曾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科研与论证,其中关于水库的生态与环境就是科研与争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国务院在2001年批准实施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从2001年起到2010年,国家共安排392.2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污染治理,目前,三峡库区城镇已建成58座污水处理厂和41个垃圾处理场,同时关停破产了1500多家会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
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并实现了初期156米水位蓄水的目标,那么大坝建成这一年来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如何? 当年关于三峡库区可能出现的生态影响,如今在现实中又有了怎样的答案呢?
李小萌:今天我们也是面对事实,用事实说话,我们整理了一下三大方面跟三峡工程有关的问题,咱们来逐个解决一下。第一个,水库蓄水之后,水流缓慢,导致水富营养化问题出现。这个问题您来解答。
汪啸风:您提出第一个问题,它涉及到水体的降解能力,三峡库区的变化,从一条长江干流变成了一个河道性的水库,这个水库形成以后,它有增加降解能力的可能,水体加大以后,降解能力自然会增大,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它也会造成流速减缓和上下水体的交换减弱,这样也可能对像富营养化这些情况产生加速的一些因素,但现在解决问题有一个关键措施是很有效的,就是成库以后,在库区截污方面采取了重大的措施,这是原来所没有的,就是把污染源截流在水库之外,而在地面进行处理,这样对于富营养化的问题,除了工程措施以外,还有生物等等措施,它是可以解决好的。
李小
[访谈]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三峡生态安全——专访三峡办主任汪啸风(图)
本文2010-03-12 22:51:1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23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