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生态文明彰显大国形象和谐发展呼唤节能减排(魏一鸣 张跃军 吴刚 汪立 梁巧梅 刘兰翠)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却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只占世界总量的5.5%。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消费增加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我国单位gdp能耗较高、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重。实施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生活用能和工业用能面临的挑战仍需关注。
高耗能消费行为日益突出,生活用能增长迅速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给人们的就业、生活、消费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变化,不仅涉及社会经济问题,也涉及资源和环境问题。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速,能源消费总量急剧上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入城市,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诞生了一大批新兴的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带动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由4.806亿人增加到5.771亿人,增加了20%;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34.66%增长到43.9%。目前我国城市人均能源消费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费的3倍左右,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之后,能源消费行为发生了改变,人均用能迅速增加,同时城市的交通用能也因随人口的增加而快速上升,致使能源消费总量急剧上扬。
其次,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型发展,能源消费由非商品能源向商品能源逐渐过渡。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会导致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新增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增加生活消费支出,刺激了农村居民对冰箱、电脑、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2006年农村居民冰箱、电脑、摩托车的拥有量相对2000年分别增长了82.6%、480.9%和103.2%,必然会增加对电力的需求。同时,为了减少劳动量,农村居民会倾向于购买以电力、柴油为主要能源的高效率农用机械,截至2006年底,农村每百户居民拥有1.83辆汽车、2.39辆大中型拖拉机、小型和手扶拖拉机21.06辆。因此,农村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在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将产生更大的能源需求。
此外,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高耗能消费行为日益突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国城镇居民经历了以家用电器普及为主的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冰箱、彩电、洗衣机成为消费热点。90年代后期以来,消费结构再次升级,住房消费、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文化教育消费、节假日及旅游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大城市居民的这些高耗能消费行为尤为明显,特别是家庭轿车保有量近几年成倍增长。据统计,2006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697.35万辆,比2000年增长了105.2%;私人汽车拥有量为2333.32万辆,比2000年增长了202.7%。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汽油柴油消费的急剧攀升,2006年我国汽油柴油消费量分别为5170万吨和11630万吨,比2000年分别增长49.1%和73.5%。在住房消费方面,2005年
《科学时报》:生态文明彰显大国形象和谐发展呼唤节能减排(魏一鸣 张跃军 吴刚 汪立 梁巧梅 刘兰翠)
本文2010-03-12 22:50:44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20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