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长沙农村环保自治模式调查(黄勇 李世东)
2007年3月8日,湖南省长沙市“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农村环保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新行动”)正式启动。去年目标任务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今年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2009年的目标任务则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由此,长沙市4个县(市)、107个乡镇、1120个村掀起了一场以农民自治为特色的农村“环保运动”,搞得红红火火,而农村环保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浮现。
记者近日来到这里,深入田间地头,同村支书和农民谈心交流,与环保部门深入探讨:环境保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具有何种意义?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里的农村面貌?在“三新行动”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农村环保自治的“金塘模式”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是否具有适应性和可复制性?
镜头一:浏阳市葛家乡金塘村
主要人物:专家义工廖武林,熊姓村民,小学教师彭寰恒,养猪大户陈聪,村支书欧阳伟沙
核心故事:
以农村环保自治为特色的“金塘模式”创造了诸多第一: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村级环保规划,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环保学校,组建了全省第一个农民环保促进会,建成全省第一家农民生态居住小区。村民们由衷感慨:“以前是人影响环境,现在是环境影响人!”
1月10日下午3点,近20位村民聚集到了金塘村大塘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农民们习惯性地点上了香烟,有的眯着眼,有的翘着二郎腿,仔细听着长沙市环保产业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廖武林在台上讲话。
廖武林被农民们称为“环保雕刻师”,是葛家乡的环保专家义工。在金塘村“三新行动”启动时,他根据金塘村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了以“三分三改,三池三园”(即人杂、人畜、人禽分离“三分”,改厨、改卫、改地面“三改”,垃圾池、沼气池、污水处理池“三池”,家园、菜园、果园“三园”)为主要内容的全省第一个村级环保规划,将金塘村划分为养殖区、限制养殖区、生活居住区、绿化区等,从环境保护整体要求上进行布局规划。
在此次环保授课中,他就启动3个村民小组的生态居住区建设进行了动员,并以通俗的语言讲授了一些生态养殖、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台下村民们手里拿着他们未来生态居住区的规划图,频频点头。不时有几个好奇的孩子在教室门口探头探脑作鬼脸,被正在听课的奶奶大声轰了出去,课堂里一阵哄笑。
2007年6月28日,正是在这间普通的教室里,诞生了湖南省第一家农民环保学校。环保学校规定,每个月村民都要接受2次~3次环保知识培训。
在此前的6月1日,金塘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金塘村环境保护村规民约》,并选举成立了金塘村环保促进会,老支书余尚清成了首任环保促进会会长。这在湖南省也是第一例。
27岁的小彭刚从部队转业,觉得近几年家乡变化很大。通过观摩刚建成不久的湖南省第一家农民生态居住小区——金塘村祥吉畜禽养殖生态示范小区,他更加感受到环保给农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而44岁的熊姓村民感受更深。他参加过五六次环保学校的学习,知道了乱扔垃圾的危害,了解到什么是能回收的,什么是不能回收的。这使得他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变化:以前随便乱扔电池和垃圾,现在他不会那么做了。环境变好了,人觉得舒服。他说:“以前是人影响环境,现在是环境影响人!”
在大塘小学任教的彭寰恒家就位于祥吉畜禽养殖生态示范小区内。他家犹如一栋漂亮的乡间别墅,3层楼高,楼前庭院里种着竹子,围上了栏杆。楼左边的空地被开发为生态菜园,种上了白菜、菠菜、莴苣、葱等十几种蔬菜,完全满足日常所需。楼右边建有污水处理系统,他家所有的生活污水、雨水等都被收集处理净化。
彭寰恒家门口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好政策好政府好干部国家兴盛”,下联是“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
生态文明”,横批“和谐社会”。这成了祥吉畜禽养殖生态示范小区的真实写照。
而整个生态示范小区,就是廖武林通过对每家每户仔细勘察规划,根据生态经济循环的理念,规划建设出花园、菜园、鸡-果园、鸡-鸭-鱼-果-菜种养生态循环经济园、百米边坡花果走廊、葡萄架等,公共区域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彻底告别了传统农村脏乱差的旧貌。
以前,养猪大户陈聪家旁边就是养猪场,人畜不分,苍蝇扑面而来,臭气熏天,卫生条件极差,根本住不了人。2007年3月,他家刚刚建好猪圈,到了9月份,根据统一规划要拆迁进行集中整治,他当时心里还老大不愿意,因为要受损失。但通过市环保局干部和村里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补贴他一部分资金,他也想开了:“环境不好不但影响自己,还影响邻居健康。”
现在,陈聪养的200多头猪全部迁到了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区,记者在这里几乎闻不到什么臭味,要不是猪圈里传出猪的哼哼声,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养猪场。而他家原来用作养猪场的地方现在被改造为一个假山花园,有山有水的,再种上花草,很漂亮,同以前比简直有天壤之别。记者问他花点钱换来好环境值不值,他笑眯眯地说:“值!”
金塘村第一支书欧阳伟沙是长沙市公安局挂职干部,年纪轻轻当了村官,他最大的感受是:“见了秀才会说书,见了农民会说猪!”
金塘村是远近闻名的养殖村,全村1/3的人家从事生猪养殖业。2007年3月9日,欧阳伟沙到金塘村的当天晚上,住在了老支书余尚清家,前来反映养殖污染危害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们说,养殖污染已经危害到村民健康,有一个组十几户人家,1年内有3个癌症患者病死,而且,征兵体检多年没有一个合格的,“只出猪不出人”。
他立即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金塘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以养殖为主业的金塘村要增收致富,就必须走生态养殖之路,大力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打造生态金塘。
欧阳伟沙深切感受到,农村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农民愿意环保,但没有技术和资金,“农村环保是干柴,需要政府点把火!”
长沙市环保部门开展的“三新行动”,恰好切合了金塘村的实际需要,也解决了长期困扰这里的养殖污染问题。“金塘模式”的名声由此叫响。
镜头二:长沙县黄龙新村
主要人物:村民陈大爷,邓姓人家,村支书王再德
核心故事:
“三新行动”带来实实在在的“六变”:污水变用水,臭气变沼气,垃圾变肥料,蚊蝇声变鸟蛙声,浓烟变青烟,灰尘变沃土。
记者来到长沙县黄龙新村采访时,正值放学时间,只见三三两两的小学生走在水泥路面上,完全不是传统印象中的农村。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村民的楼房一应俱全,只有看到田地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这里还是农村。
村边一块空地旁立着一个“三新行动”宣传栏,旁边是一个健身园,各种健身设施很齐全,跟城里的一模一样,村民悠闲地活动着。
今年72岁的村民陈大爷世代居住在长沙县黄龙新村。他对记者说:“以
《中国环境报》:长沙农村环保自治模式调查(黄勇 李世东)
本文2010-03-12 22:50:40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19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