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业产业时代的战略联盟(傅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58下载222次收藏
  #trs_autoadd_1217834436546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7834436546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7834436546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7834436546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7834436546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一、城市水业的产业发展历程

 

城市水业由原来的政府主导型的市政公用事业,逐渐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产业化转变,企业主体得以发育和成长,总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从产业的角度看,1995年之前的城市水业我们称为设备时代。设备时代的城市水业由政府控制着服务和工程,让渡给市场主体的主要是设备市场。

 

1995年之后,许多原来事业单位运作的产业环节开始逐渐进入市场,如设计院开始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政府把技术集成、工程服务这几个重要环节放进了市场,同样带动了水业产业的升级。因此,城市水业一大批有名的、有影响的工程公司,包括桑德工程、金州工程等都产生于这个时期,现在仍然有大量的成立于那个时期的工程公司活跃在城市水业的主战场。这个时期我们称为技术拉动时代,是一个以技术为产业核心的时期。

 

2000年左右,城市化迅速发展,各级政府普遍出现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城市水业因此进入资本拉动时代。说这个时期是资本拉动时代,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市场项目都以资本为核心,政府在对待市场主体时,首先看的是企业有没有资金实力,资金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的前提。这时出现三类企业主体,一类是纯粹的财务公司,他们通过固定回报等间接借贷的财务投资模式获得市场收益,之后,随着国家政策方向的调整,部分企业因此退出了中国市场,如香港国泰;第二类是以运营服务或工程服务为专长对专业公司,他们在那个时代下的逼迫下,也做了一些以投资为核心的项目,如中法水务和威立雅水务,它们在2002、2003年以后成功进行了转型,转回到了自己所专长的服务领域;第三类公司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资本拉动时代为资本能力高的企业提供了机会,所以这样的企业凭借资本迅速进入水业市场,如首创股份,迅速发展成为最有影响的代表性公司之一,逐渐进入了城市水业主流市场,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它们是水业资本拉动时代的产物。

 

2005年之后,城市水业进一步进行升级。因为水业市场的规则开始完善,监管开始严格,竞争开始激烈。因此,从2006年开始,城市水业不再完全以资本环节的优劣决定市场胜负,而是要求市场主体系统关注技术、运营、资本、设备配套等各个环节。也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了目前的、规模盛大的第二届水业高级技术论坛的召开,我们组织的水业战略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每一年谈的都是投资问题、监管问题、改革问题、产权问题等政策与市场问题,是水业市场中永恒的话题。2007年开始的同样是一年一度的高级技术论坛则关心的是技术政策、技术路线等关联技术、设备、运营的产业链问题。我认为,技术论坛形成品牌、能够与战略论坛一样得到同业的欢迎,是城市水业在产业化转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标志之一。

 

二、城市水业的三种主要产业形态

 

对城市水业来说,一般具有三种主要产业形态。

 

一是设备制造业。城市水业作为设备制造业,是主要的产业形态之一,也是最为通用的产业形态。目前,许多国家水业服务市场仍然没有完全对社会主体开放,比如新加坡,包括自来水服务、污水处理服务在内的城市水业服务,仍然由政府机构垄断经营,因此,其水业产业形态上是典型的设备制造业特点。水业的设备制造业特点在许多国家具有普遍性,水业的设备制造业因此具有很强大的国际性,我们可以看到ge、西门子、itt等一大批国际著名企业的市场身影。

 

水业第二种通行的产业形态是工程建设业。目前中国城市水业的主管部门仍然是建设部门,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水业仍然保持着显著的建设业特点。无论是政府文件还是市场上,一提到中国城市水业的市场规模和吸引力,就会直接关联到投资需求的规模。2006年国际水协大会上建设部有关领导所说的10000亿投资需求,2007年国家环保规划所说的15000亿环保投资需求,都是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角度谈的需求。应该说,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业仍然是水业核心的产业形式,建设投资需求也就是城市水业最大的市场需求。

 

但是,城市水业更长远的产业形态却是环境服务业。2007年6月,我们在全国工商联之下发起成立了一个行业组织,取名叫环境服务业商会。一般而言,服务业的比重是一个产业发育成熟程度的标志,对于环境产业和城市水业也同样如此。为什么呢?截至2008年6月,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超过1400座,近半年来,新建成进入运营环节的污水处理厂每个月都有50多座,而且这还仅仅是指县城以上的,不包括一般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好了就需要运营服务,从产业形态的重心上,就会从以前的工程建设业,转入设施运营服务行业。因此,城市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水业产业时代的战略联盟(傅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