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回顾与思考(韦港)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75下载220次收藏
  #trs_autoadd_1217986833093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7986833093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7986833093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7986833093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7986833093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1 回顾与评述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课题的正式提出本文无从交代,好像目前也没有必要去认真考究,如果真有考究的必要,那就请后来者自便。但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对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历程作些回顾,则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展望未来少走弯路的意义,起码也可以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参考题材,这即是本文的由来。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历程,笔者在文献[1]中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起步、发展、“相持”、拉开档次和上档次阶段;已有文献中还对1995年初提出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的六大课题[2][3](数据计算、地质制图、数据库系统、文档管理、专家系统、网络系统)赋予新的内涵。本文对以上回顾从略,仅从行业管理与技术发展的角度作些简要介绍和评述。

 

1.1 行业管理与技术交流方面

 

官方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正式提上行业管理的议事日程,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勘测处领导,站在行业技术发展的高度,开始着手开展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与管理工作,并于1991年10月在长沙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之后基本上为四年一次这样的全国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工程勘察信息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为第五次。为了更好地推动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地质专业的应用,1995年初,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勘测处出面组织筹建“工程地质计算应用技术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有组织地开展水利水电行业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和交流工作。协作网历经五年筹建,于1999年10月在南昌正式成立。协作网由当时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许百立定位为:“民间社团学术组织,组织上学术上受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领导”。《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季刊创刊于1996年3月。作为协作网的网刊,定位于交流与沟通,作用是桥梁和纽带。到2007年9月止,网刊办了12年共出版了48期。与网刊相对应的是“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网站(http://gocom.hhcc.net.cn),创建于1997年7月,1998年4月正式接入internet。网刊和网站将协作网交流沟通、桥梁纽带的定位变成现实,在全国工程勘察界具有广泛影响。

 

1.2 技术发展与专业应用方面

 

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建设的侦察兵,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又是所有工程建设项目中最为复杂最为特殊的基础性工作。复杂在于地质体的非确定性和形态的非规则性,特殊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力条件和运行状态有别于其他土建工程,对地质条件的要求较为特殊。专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直接导致了专业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的重点和难点是地质制图。这方面我们走过了十分艰难和曲折的道路,最初从最简单的钻孔柱状图起步,到地质剖面图、平截图、平硐展示图、地质平面图,经过了十多年的漫长岁月,全部丢掉图板采用机制图件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缓步慢行,原因很多,单从技术方面来说,我们还是要归结为地质制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是有依据的。例如地质制图软件,专业性强用户群小,难以形成象样的市场化的专业软件产业,因此很少有象样的软件企业专司其职为这个领域开发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软件,许多软件公司也很希望打入这一领域,但往往是想得多说得更多真正行动的不多。也有声称推出了水利水电版本的专业应用软件,但用户反映欠佳。多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些专业性软件,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性的软件公司按商品软件性质开发推广应用的,而是水利水电系统内的一些对工程地质专业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同时又是计算机高手的复合型人才几乎是在单干环境下自行开发的。这一点足以说明,虽然这个领域计算机应用水平总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回顾与思考(韦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