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环境报》:奥运给北京环境带来哪些影响?(邹骥 周景博 庞军 许光清 盛岩 杨宝路)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54下载223次收藏
  #trs_autoadd_1218589786656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8589786656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8589786656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8589786656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8589786656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北京是明确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协调体育与环境的关系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目标之一。奥运为北京的环保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将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但作为一项历时长、规模大、运行复杂的全球体育盛会,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也将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扰动,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客观地评价奥运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环境影响全面理解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应用“压力—状态—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简记为psr)框架,以反映奥运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环境在承受这些压力后所发生的状态改变,以及面对环境状态改变时应当和已经做出的各种反应;同时,结合北京特点,将与奥运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分为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能源、交通、生态人居与土地利用、场馆建设等5个专题,最终形成基于psr逻辑和若干重要分析专题的评价框架,以此为基础来评估奥运的环境影响。

 

对整个奥运会影响的评价在时间尺度上覆盖了自2001年申办奥运成功之后的筹办阶段、2008年7月奥运村投入使用至9月20日残疾人奥运会结束的举办阶段和此后至2010年底的奥运会影响进一步显现阶段。对奥运会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分为预评估和后评估。对这样一个重大社会事件的评估,不应当仅仅着眼于一时的观察,而应当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去评价。本文是研究者对10年评价时间尺度前半段的阶段性观察结果,更多带有预评价性质,还不是对奥运会环境影响的最终评价。但最终的评价将涵盖阶段评价的信息和发现。最终的评价将在奥运会结束两年后做出。

 

预评价方法

 

不同的奥运活动其环境影响类型、影响机制、作用对象、影响程度和时空范围存在较大差异

 

1.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

 

本研究首先采用“压力-状态-反应”(简记为psr)框架对指标进行逻辑整合,以反映奥运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环境在承受这些压力后所发生的状态改变,以及面对环境状态改变时应当和已经做出的各种反应。在psr逻辑框架指导下,以ioc所提供的32个指标为基础来评估奥运的环境影响。这32个环境指标被分为18个压力指标、8个状态指标和6个反应指标。其中,压力指标主要包括资源和能源使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奥运场馆设施建设等指标;状态指标主要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土地利用变化等指标;反应指标主要包括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

 

同时,结合北京特点,将与奥运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划分成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能源、生态人居与土地利用、交通、场馆建设等5个专题,且每一专题均与一定指标相对应,最终形成了基于“压力-状态-反应”框架和若干重要专题的指标分类。这样,既兼顾了ioc的指标需要,也强化了分析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2.利用“有无法”分离奥运的环境影响

 

在评估奥运的环境影响时,本项研究运用了“有无法”,即通过对北京举办和假定不举办奥运会这两种情况下的环境状况对比进行分析。“有无法”的关键任务是确定“business as usual(一切如常)情景”或“ line(基准线)情景”,即假设北京不举办奥运的情景。评估基准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动态模拟方法

 

以无奥运事件情况下北京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为基准情景。此方法主要通过预测来设定基准情景,即根据2000年之前(包括2000年)无奥运事件时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水平和趋势外推2000年之后的环境状况。此方法的情景设定考虑了北京的自然发展趋势,从理论上看显然优于简单静态比较方法,但实践需要的信息量较大,且其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环境报》:奥运给北京环境带来哪些影响?(邹骥 周景博 庞军 许光清 盛岩 杨宝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