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穿漳涵洞工程稳定性分析(裴杰峰)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68下载155次收藏
 

摘要:漳河东风渠穿漳涵洞位于邯郸市魏县野胡拐乡大王村,为东风渠的主要工程,同时也是漳河治理的控制性节点。穿漳涵洞工程在历年岳城水库向下游河道放水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在此对其稳定性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对工程安全及防洪安全提出建议。

关键词:稳定性;涵洞:分析

中图分类号:tv65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328(2007)04—0056—03

漳河东风渠穿漳涵洞位于邯郸市魏县野胡拐乡大王村东南约300 m,桩号62+610,主要包括涵洞、消力池、海漫、防冲槽、护坡五部分。自南向北穿越漳河,是东风渠的主要工程,同时也是漳河治理的控制性节点。穿漳涵洞工程1959年动工,1960年建成,工程的主要作用是输水灌溉,原设计过水能力50m3/s,涵洞采用双排布置,内径4 m,现浇钢筋混凝土无压力涵洞,共28节,每节长12.5 m,涵洞总长350m。工程现状为2000年穿漳涵洞水毁修复后工程,设计等级仍为Ⅲ级,主要将下游侧“96·8”洪水冲毁的6节涵管修复,设计输水能力为25 m3/s,内径3.9 m。

1 “96-8”洪水后穿漳涵洞修复情况

穿漳涵洞工程在历年岳城水库小流量放水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对于穿漳涵洞而言,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漳河下游的河床变形,位置特殊、作用重要。因此,在工程遭到破坏后,基本上都及时进行了修复。

1.1 1997年工程修复

1996年8月,漳河发生大洪水,洪水冲毁了涵洞北侧的挡水墙和下游消力池,涵洞内淤积近80%。为了保证漳河的安全度汛,1997年的度汛应急工程中安排投资100万元,对涵洞做了临时封堵。

1.2 2000年工程恢复

漳河整治工程中修复穿漳涵洞的工程项目,于2000年9月开工,2001年5月完工。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水毁涵洞修复:“96·8”洪水中,穿漳涵洞左岸上游一排4节涵管、下游一排6节涵管被洪水冲毁,相邻涵洞段基础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设计仅修复下游一排涵洞,恢复以后穿漳涵洞的输水能力接近25 m3/s。②涵洞上游铺盖:为提高涵洞上游河道的抗冲刷能力和抗渗能力,涵洞上游设浆砌石铺盖,浆砌石铺盖上游的原有粘土铺盖仍保留,在铺盖上游端设防冲刷齿墙。③涵洞下游新修消力池、海漫及防冲槽:其中,消力池深1 m,斜坡段上接涵洞顶部护面,下接消力池水平段。海漫采用50 cm浆砌块石,下游设置抛石防冲槽。④主槽左岸水毁坍岸和左右岸边坡护砌修复:“96·8”洪水中,左岸滩地顺水流方向坍塌长400多m,垂直水流方向坍塌长120多m。设计左岸挡水堤用壤土或砂壤土回填,迎水侧采用浆砌石护坡。其他项目还包括主槽右岸边坡防护加固,对下游一排原涵洞进行清淤,对管道内壁进行喷水泥砂浆加固补强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穿漳涵洞工程稳定性分析(裴杰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