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78下载159次收藏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对叶河流域有关基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叶河平原绿洲好水情况作了初步分析,得出各类土地耗水及特点,对于平原绿洲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地理念,正确处理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关系。

关键词 叶尔羌河 平原绿洲 耗水

1 监测区总体水均衡与耗水

1.1 监测区地表水均衡

根据监测结果,将1993~2002年各年监测区流入平原绿洲水量wi(Ⅰ-Ⅰ断面)、流出平原绿洲水量wd(Ⅱ-Ⅱ断面)及相应监测区消耗水量△w(wi~wd)

山区来水量相近时,全监测区地表水利用量亦相近,监测区耗水随来水量增加而增大,但占来水量的比例随来水量增大而降低。

1.2 监测区总耗水量及陆面蒸发量

监测区总耗水量应分别考虑地表水的引入量iw(Ⅰ-Ⅰ断面水量)和排出量wd(Ⅱ-Ⅱ断面水量)、地下水的侧向渗入量gwi和侧向排出量gwo、以及降水量p。作为年均衡,忽略地下水和土壤水的贮变量,年耗水量△w为

△w=(wi-wd)+(gwi-gwo)+p (1)

忽略地下水和土壤水年贮变量后,年耗水量△w转化为监测区的陆面蒸发量,用年耗水量△w除以监测区面积f,即可得到以mm计的监测区年陆面蒸发量et。

et=△w/f (2)

监测区面积,即Ⅰ-Ⅰ断面~Ⅱ-Ⅱ断面间的绿洲面积,面积为9356.2km2,由遥感图人工判读结果而得。监测区总耗水量及陆面蒸发量如表2。表中et(1)不计降水量,et(2)计入了降水量。

在当前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的组成和灌区用水水平下,监测区绿洲陆面蒸发有如下特点:绿洲陆面蒸发主要消耗绿洲引用山区河水,降水量所占比重较小。在平水年,降水接近多年平均值时,降水占陆面蒸发的8%左右;降水偏多时)也只占12%左右。在丰水年、降水又偏小时降水占陆面蒸发只有3%。只有在枯水年、降水又多的年份,降水可占陆面蒸发的20%,这反映了内陆干旱地区的蒸发消耗特点。

陆面蒸发et随来水量wi,降水量p的增大而加大,尤以前者为更明显。陆面蒸发量在由枯水年到平水年时增加较多,由平水年到丰水年时增加相对为少。

1.3 由灌区引水量估算监测区耗水量

(1)引水量及水量平衡

上述监测区的耗水是由监测区上断面(Ⅰ-Ⅰ)和下断面(Ⅱ-Ⅱ)的水量差估算的,可称为断面法。监测区的耗水也可由监测区的引水、由水量平衡来估算,如图1所示,简称为引水量法。

监测区的耗水(水量消耗)可分为河道内耗水和河道外耗水。河道内耗水△w即河道的水面蒸发损失:

△w(河道内)=re0 (3)

河道外的耗水为:

△w(河道外)=iw-dir+rri-dr-iwout (4)

其中,iw为灌区自河道的引水量,dir为灌区退入河道的水量,rri为河道的侧渗量, dr为灌区的排水量(排出区外),iwout为区外用水量。

因此,监测区的耗水为:

△w=(iw-di)+(rri+re0)-(dr+iwout) (5)

式中:(iw-di)=iwc为灌区自河道的净引水量(引水与退水差);

(rri+re0)=rre为监测区内的河道水量损失;

(dr+iwout)为引、排出到区外的水量。

(2)监测区年耗水量计算

由引水、区外用水、排水、和河道水量损失的监测资料与计算结果,按引水量法计算监测区年耗水量结果如表3,结果与表2的结果完全符合。

2 监测区各类土地耗水量估算

2.1 监测区土地分类及面积

将监测区内土地粗略分为四类:水面(水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