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深入持久推进水管体制改革的探讨(张宪柱)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82下载149次收藏
 

中央直属水利工程水管体制改革已经结束,通过改革,初步建立起了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两项经费得到落实,工程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管理效率明显提高。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锅饭、平均主义被打破,水利工程管理逐步向日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养护方向迈进。改革对新的水管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架构,新的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完善。水管体制改革后,水管单位加强了对工程管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积极架构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运行机制。养护企业实行了一系列的内部管理责任制,目标任务分解到人,考核到人,收入与工作质量直接挂钩,养护企业职工的思想受到了较大的触动,工作态度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所管护的工程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常化、经常化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

但是新的体制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旧体制的痕迹和影响还未消除,新体制尚未健全,要确保水管体制改革的成功,达到中央关于水管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要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依然任重道远。笔者认为要深入扎实的推进水管体制改革进展,搞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还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解决好几个问题,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1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要保证改革的平稳、深入、扎实的推进,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1处理好职工稳定与水管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关系

中央关于水管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的推进水管体制改革。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片面强调哪一点都是不正确的。水管体制改革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充分考虑了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对进入企业的职工制定了优惠政策,实行对养护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的扶持政策。但是,对养护企业过分呵护和关爱,也会使企业缺乏竞争力,形成依赖心理。要实现水管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就要不断的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养护企业的良性发展。

1.2处理好合同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水管体制改革后,水利工程管理实行管养分离、市场护运作,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实行了彻底分离,维修养护实行合同管理。但是在主管单位这个层面来看,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仍然都是自身的下属单位(企业),依然要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来协调和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水管工程管理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磨合期,主管单位的行政管理手段依然是调整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关系和利益的强有力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1.3处理好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的关系

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是平等的合同管理关系。在现阶段,养护企业仍然承担固定区域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任务,因此和水管单位基本是朝夕相处,彼此联系紧密,需要搞好沟通和协调,配合好工作。在工作中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建立长久的互信合作关系。养护企业不能认为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是水管单位,检查、评比与企业无关,干得再好荣誉属于水管单位,因此,出现推诿现象,满足于平平淡淡完成工作,对自己要求不高。水管单位也不能认为,反正已经与养护企业签订了合同,干好干坏是企业的事,以包代管,放任自流,导致工程管理整体水平不能提高。事实表明,水管体制改革后的磨合期,工程管理进步快的单位,都是双方关系处理得当的单位。

1.4处理好养护企业职工工资发放和工程维修养护的关系

据测算,维修养护定额中人工费约占整个维修养护经费的30%-35%。但是,根据现行的工资水平,在完成维修养护任务的情况下,按现行的政策兑现养护职工的工资费用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深入持久推进水管体制改革的探讨(张宪柱)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