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马鹿塘断层活动性研究(陈又华 李会中 吴世泽 李茂华 叶圣生 黄华)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96下载128次收藏
 

摘要: 为了查明云南省禄劝县马鹿塘1893年5级地震与马鹿塘断层的关系,对马鹿塘断层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对断层带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构造岩的性状和显微构造特征,对构造岩样测年、地震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经综合分析,认为马鹿塘断层不是活动断层,1893年禄劝县马鹿塘5级地震应为塌陷地震。

关 键 词: 马鹿塘断层;活动性;塌陷地震;乌东德水电站

中图分类号: p542 文献标识码: a

据有关资料记载,1893年云南省禄劝县马鹿塘发生了5级地震,震中烈度6度;震中位于马鹿塘断层和一条北西向的断层交汇处,距拟建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址24km,对坝区的影响可达5度。断层分布在拟建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址上游,与坝址最小水平距离为2.2km。在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此断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之一。本文将从断层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岩溶发育特征、构造岩样测年及显微构造,通过访问当地居民,对有仪器记录以来的地震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断层宏观特征

马鹿塘断层形成于华力西—印支期,主要发育于震旦纪灯影组与三叠纪白果湾群,北端起始于四川省会东县新马乡三台村金沙江左岸,往南过金沙江经大卧嘎、尖山、施期、九道弯、种子田、大坪子、刘家村、龙汤箐、德孟、下石门坎、马鹿塘,止于云南省禄劝县团街,断层全长约39km。马鹿塘断层带总体走向北东20°~30°,倾向南东,倾角20°~60°。以下据其宏观特征自北而南分3段进行描述。

1.1 断层北段(三台—阿巧段)

该段发育于震旦系灯影组与三叠系白果湾组及前震旦系天宝山组交界处,部分断层地区发育于前震旦系天宝山组地层中,本段断距最大;地貌上表现为槽状地形。断层走向25°,倾向115°,倾角60°,长7.5km。白滩泥石流沟中及两侧可见到三叠系白果湾群地层的牵引褶皱,指示上盘逆冲。向北震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与三叠系白果湾群砂岩呈断层接触,总宽50~60m,断层带地形东为顺层三级平台和陡崖状,西为白滩泥石流沟,地形较缓,断层面呈微波状,走向30°~35°,倾向120°~125°,倾角50°~60°。东盘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灰岩及玄武岩,地层倾向350°,倾角25°~30°;西盘地层为三叠系白果湾组砂岩、泥岩,倾向351°,倾角32°,受牵引部位倾角达63°。断层影响带附近岩层倾角近直立,顶面侏罗纪地层盖在三叠纪地层之上。断层带总宽50~60m,由断层泥、碎粒岩、碎粉岩、角砾岩、劈理带组成。构造岩内方解石发育,主要有两组:一组宽度1~3cm,倾向330°,倾角55°~60°;另一组宽度1cm以下,右行展布,倾向南西,倾角60°~70°。东盘影响带宽1~2m,西盘影响带宽5~10m;破碎带中发育密集节理,主要有两组,产状分别为105°∠70°~80°、190°∠50°~60°,大卧嘎村希望小学操场南东侧山坡陡崖下人工开挖的探槽对该断裂性状揭露较为清楚(图1略)。

地形东为陡崖,局部为负地形,西为较平缓的斜坡,坡角15°~30°,局部40°以上。东盘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倾向22°,倾角20°。西盘地层为三叠系白果湾组砂砾岩、泥岩,倾向12°,倾角11°~18°。断层带总宽30m,由碎粒岩、碎粉岩、角砾岩、影响带组成;陡崖上震旦系地层中可见有后期摩擦镜面,沿断层带岩溶发育。

1.2 断层中段(阿巧—撒马基段)

本段长8.5km,地貌上表现为槽状地形和陡坡(或者陡壁);断层走向15°,倾向105°,倾角55°~60°。构造岩以碎裂岩、挤压劈理带为主,挤压带中发育的短小密集节理将岩体切割成菱形碎块,块径一般0.1~0.15m,在阿巧东冲沟局部露头较好(金沙江江边)的陡岸坡上见灰、浅灰色碎粒岩和碎粉岩,宽0.1~0.35m,呈透镜体状。

在阿巧南东的大坪地,地形受金沙江和两条支流冲沟下切,形成三面临空的凸岸,其断层构造岩在重力作用下沿断层面发生崩塌和小型滑坡。

1.3 断层南段(撒马基~团街)

该段长37km,地貌上表现为槽状地形。断裂带走向45°,倾向135°,倾角21°。在马鹿塘至普福的简易公路边,断层露头较好(图2略),穿过垭口,地形东西为沟谷,纵向坡角25°以上。断距逐渐变小,此处断层面呈波状,走向348°,倾向78°,倾角52°,东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玄武岩;西盘地层为三叠纪砂岩、泥岩,倾向90°,倾角20°。断层带总宽14m,由断层泥、碎粒岩、碎粉岩、角砾岩、劈理带组成;沿断层发育溶蚀凹地和线性“v”型谷。

向南断层尖灭于侏罗系紫红色砂、泥岩中,在马鹿塘至撒营盘沿途公路边坡上可见中生界砂、泥岩地层产状呈直立状,马鹿塘断层在团街一带逐渐消失。

2 活动特征

2.1 宏观特征

马鹿塘断层规模较大,地表、地下延伸均有一定的规模,且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虽然各期次构造活动在整个断裂带均有表现,但在各地段每期活动以及同一地段各次活动性质均有差异,江边一带最为明显。断层面平直,断面上有15cm×30cm的透镜体和挤压面理,透镜体的产状与断层面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马鹿塘断层活动性研究(陈又华 李会中 吴世泽 李茂华 叶圣生 黄华)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