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河理念与设计思路探讨(钱德琳)
关键词:生态 河道 治理 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河道环境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城市河道的治理过程中,由于比较片面地强调防洪、排水,忽略了河道的其他功能,致使河道越挖越宽、越挖越深、越修越直,而河水越来越臭、越来越脏,同时由于市民环境意识不强,河道管理力度不够,致使河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城市河道成了臭水沟。当自然界开始以不同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时,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作为水利工作者我们不禁自问: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是必须变革的?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谈谈生态治河的理念,并就北京市凉水河治理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生态治河
所谓生态,就是指有生命的,适合生存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要适合人类的生存,也必须保持动物、植物的多样性。人类与多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才可能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任何人造的生硬、呆板的环境,都不可能实现这种生物的多样性,其生命力是有限的。对于河流来说,要提供这样一种生态环境,其水流必须是清洁的,这是保证动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流势必须是自然的,蜿蜒曲折,既有浅滩,也有深潭,时快时慢,时动时静;河中要有供植物扎根的土壤,河岸要创造保持空气、水分流通、交换的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同时这种多生物形态的河道必须能够抵御洪水的冲刷,完全没有防护功能的天然河道亦不能满足要求。根据这些思想,我们必须对那些已变成臭水沟、垃圾场、排水渠的城市河道进行第二次改造,使其回归自然,重新发挥其在城市总体生态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治理步伐不断加快,也为生态治河的实践提供了基本保证。
近年来,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在生态治河的思想转变和设计实践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将昆玉河、长河、清河、转河等一项项治河成果呈交给广大北京市民。但分析评价这些成果,总感到还存在一些不足,距生态治河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昆玉河是供水渠道,与河道的设计思路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尽管我们已经充分地挖掘了其景观功能和旅游功能,但是在北京严重缺水的今天,还是更多地强调了渠道的防渗功能和供水功能,追求以最小的断面通过最大的流量,采用了混凝土、石料对渠道全面进行护砌,而整齐划一的石栏杆更使渠道显得单调。或许待南水北调之水进京,北京的水资源危机得到根本缓解之后,我们可以将这种人工运河渠道改造得更加丰富多彩。清河治理中更多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了邻近水面的人行道,漂亮的桥梁和闸房,使原来沿河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彻底改观,为沿河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场所,也与邻河而过的五环路相得益彰。但清河治理中更多强调了防洪功能,所以河道笔直、顺畅,混凝土护砌光滑、平整,特别是由于河水没有彻底还清,不能经常保持高水位蓄水,大量外露的混凝土护砌视觉效果差,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其生态环境也必然是脆弱的。总体上来说,仍然是一条人工渠道,而不是天然河道。转河整治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在狭窄的空间更多地采用生态治河的方法,创造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河道景观,为市民创造了一个非常优美的环境,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其缺陷在于场地过于狭窄,周边约束条件太多,承载的期望内容过多、过高,因此,人工雕琢的痕迹较浓,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河道。而即将开工建设的凉水河,河道长,周边场地更加开阔,为设计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相信,凉水河的整治、改造会向生态治河的目标大大地迈进。
二、对现行防洪标准的看法
北京市河道现行的防洪标准一般为20年一遇,洪水位不淹没主要雨水管内顶,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洪水校核
生态治河理念与设计思路探讨(钱德琳)
本文2010-03-12 22:34:4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79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