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autoadd_1221810868531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1810868531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1810868531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1810868531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1810868531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1 永定河信息化建设现状
永定河流域经过多年的建设, 在信息采集和通讯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1 信息采集
截止到2000年, 在官厅山峡地区建立19个雨量自动测报站点, 利用超短波和卫星通讯方式, 可将数据直接传输至市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官厅水库和永定河管理处分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永定河官厅山峡雨情监测能力。
到2003年在卢沟桥拦河闸设置图像监视点共6个, 图像可传输到海委或防汛办, 远程监视卢沟桥拦河闸、小清河分洪闸的闸门运行情况以及卢沟桥拦河闸上下游水势。
2003年永定河管理处安装了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可通过宽带访问市防汛办网站, 接收卫星雷达回波图。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替代了原有的完全手工接收处理的方式, 缩短了信息采集的时间。为今后雨水情信息化发展建设, 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设施。
1.2 通信系统
1999一2000年, 在卢沟桥拦河闸、赵村建立了2个集群基站。其中, 卢沟桥拦河闸基地站, 作为与海委、市防汛办与永定河管理处及沿河5个区管理所联系的纽带,是通信系统的中』臼, 承担了卢沟桥拦河闸图像传输及永定河防汛抢险无线通讯的主要任务赵村基地站安装了微波系统和市防汛办专网的集群中继系统, 为永定河管理处与大兴永定河管理所提供了保障, 同时减少了永定河下游堤防游动台的通讯盲区。
这2个集群基站的建立, 基本解决了永定河沿岸, 特别是永定河下游的通讯问题。目前, 永定河管理处与市水务局之间骨干网的通信问题, 已基本解决。
2 存在问题
永定河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整体规划, 技术标准不统一。由于缺少永定河信息化的整体规划, 永定河的信息化建设总是处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尽管近些年投人了一定的资金, 开发了一些永定河防汛减灾系统的软件等信息化项目, 但是并没有广泛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 各个项目都是按照本单位意愿和需求而开发的, 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