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汀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及其治理对策(陈荣 昝学才 丁兵)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46下载179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6975966062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6975966062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6975966062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6975966062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6975966062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摘要: 对南汀河流域的径流泥沙来源、水沙特性、水沙变化趋势等作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姑老河站以上水沙变化对孟定坝淤积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大文站的泥沙资料,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对临沧坝段减沙减淤作用。据此提出南汀河流域近期治理方案是:中上游小流域以小型拦沙坝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建设;对风化花岗岩地区实行大面积封禁治理。流域近期至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的重点建议放在南汀河源头段、大文至姑老河段,防洪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临沧坝及孟定坝段。

 

关 键 词: 水沙特性;水沙变化趋势;治理对策;南汀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tv143 文献标识码: a

 

1 流域概况及水土流失特点

 

南汀河发源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海拔2480m的凉山,贯穿临沧市5县1区,在云南省耿马县国家级口岸—清水河口岸出境,再下行20km汇入萨尔温江,国境内干流长264km,流域面积8097km2 。大湾江站以上流域面积7986km2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215km2 ,占大湾江站以上流域面积的52.8%,是怒江流域主要的多沙产沙区,多年平均输沙量1829万t,其流域水系图见图1(略)。

 

南汀河流域内发育着多种类型、分布广泛且严重的水土流失区,特别是中上游地区尤为突出。南汀河流域按类型分,主要有层状、沟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侵蚀。按照侵蚀程度和地表土层覆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3个水土流失类型区:风化剥蚀破碎花岗岩区,黄粘土和黑粘土区,水蚀风化石灰岩沟区。

 

1.1 风化剥蚀破碎花岗岩区

 

风化剥蚀破碎花岗岩区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上游河底岗河交汇口以上,总面积3321km2 。其间分为大文至河底岗河交汇口段,面积2664km2 ,源头至大文段,面积657km2 ,分别占南汀河流域总面积的33.4%和8.2%,沟壑密度平均为0.68km/km2 。该区地形切割十分破碎,大面积花岗岩外露且风化层厚,大部分是大于35°的陡坡,沟深坡陡、植被覆盖率低、径流系数大、土壤抗侵蚀能力弱、水土流失强,是南汀河流域主要沙源地。其中最为严重的有河底岗河、头道水河及所属各小支流,幸福坝各小支流、遮奈河及临沧坝区各小支流。

 

1.2 黄粘土和黑粘土区

 

黄粘土和黑粘土区主要分布于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即河底岗河交汇口以下至南捧河交汇口及南捧河轩来桥以上,面积3591km2 ,占流域总面积的45.0%,沟壑密度在0.46~0.60km/km2 之间。该区黄粘土层和黑粘土层较厚,除大部分坝区和缓坡地为耕地外,也有部分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为30%左右。该区属南汀河流域轻度水土流失区。

 

1.3 水蚀风化石灰岩区

 

水蚀风化石灰岩区主要分布于南捧河轩来桥以下地区,面积1074km2 ,占流域总面积的13.4%,沟壑密度为0.48km/km2 ,地表石灰岩风化较轻,以水蚀为主要侵蚀方式,呈现出奇妙的钟乳石景观。该区属南汀河流域无明显水土流失区。

 

2 降雨、径流、泥沙特性

 

南汀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短历时大强度的暴雨产生,由于全流域发生量级相当的24h暴雨的机率很小,故相应洪峰模数不大。而泥沙主要分布在流域中上游的各大小支流上,由于上游地区植被差、坡降大、水流速、水流挟沙能力强,大量泥石流随流而下,聚于河中,受水流作用至下游坡降平缓的坝区淤积。这就是造成勐简坝和孟定坝淤积的根源。

 

2.1 降雨特性

 

按流域地理地形和降水分布,把流域分为4个区,即:Ⅰ区为临沧上游(博尚—遮奈),多年平均降水量1264mm;Ⅱ区中游区(幸福—勐简),多年平均降水量1444mm;Ⅲ区为下游孟定坝区(姑老河—河外、轩莱—班洪),多年平均降水量1905mm;Ⅳ区为南捧河上游区(凤尾—小勐统、南伞—勐捧),多年平均降水量1660mm。流域的降水量分布总的趋势是由下游往中上游递减,局部小流域呈递增趋势。汛期5~11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0%以上,年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但年际变化不大,年降水量的变差系数一般在0.10~0.15之间。

 

2.2 径流特性

 

大湾江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71.68亿m3 ,径流深897.6mm;姑老河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29.18亿m3 ,径流深697.1mm;大文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4.49亿m3 ,径流深683.5mm。南汀河流域径流的特点是:径流量小、蒸发旺盛、产流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泥沙不仅集中在汛期,而且多集中在几次大洪水。多年平均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2.6%,洪水径流量占74.9%,极易形成较大的洪水灾害。

 

2.3 泥沙特性

 

南汀河流域泥沙特点是:产区集中、侵蚀强度大、洪水含沙量高。南汀河经常出现高含沙水流。最大含沙量为166kg/m3 ,洪水平均含沙量达9.82kg/m3 。根据文献[2]介绍的方法,本文推移质和悬移质比例系数β取0.15。大文、姑老河、大湾江3个站不同时期的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南汀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及其治理对策(陈荣 昝学才 丁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