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的探讨(张诚 赵峰 杨续斌)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24下载215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4101611609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4101611609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4101611609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4101611609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4101611609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三峡水力发电厂(简称三峡电厂)自筹建伊始,着眼于尽快高质量地发挥三峡工程效益,提出了在工程建设期间实行“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建厂管理新思路,通过3年多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目前,国内大多数水电工程的建设已采用“建”“管”的投资模式。但在工程建设期间,运行管理方不参与或较少地参与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只在工程完工后由建设方整体移交管理方,从工程的建设与运用的层面来说依然是“建”“管”存在分离的情况。这样,往往造成工程接管后设备投运初期工程设备设施的使用条件于最终用户的要求有差距,技术改造项目多、持续时间长、难度大,投入资金较多,影响发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效益的发挥等后果。

 

鉴于三峡工程在长江防洪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三峡电厂在筹建之初,提出了“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新思路,在工程相关设计、招标与合同执行、设备监造与验收、安装监理与调试等方面,全面参与工程建设,做到“建”“管”紧密配合,实现工程项目的“无缝”交接。

 

2、“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与整体思路

 

2.1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与理论指导

 

在电力建设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的中心地位逐渐让位于产品的使用者,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接管方是最终用户,建设业主需要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制造厂商各方努力,建造最终用户满意的产品。最终用户有权参与产品设计、建造的过程。

 

基于系统理论来看,三峡工程举世无双,在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系统和全局的观念。改变以往那种条块分割的建设管理模式,使设计方、建设方与接管方三方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三峡优质品牌。

 

三峡工程的特殊地位、三峡电厂对电力系统的重要影响、保证三峡建设资金的需要、三峡电厂管理模式的需要、适应电力市场改革创一流工作的需要,这五个因素决定了三峡工程接管后不应出现“建”“管”分离方式下所存在的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寻找新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相结合的途径。

 

需要是创新的原动力。“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管理模式,就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诞生的。

 

2.2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的整体思路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整体思路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运行管理者与工程建设者紧密联系,运行管理人员参与设计、招标与合同执行、安装监理、现场调试、检验验收等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同时,将生产准备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使对工程完善性技术改进在建设期间完成,使工程运行管理所需的技术转移提前进行,使工程设备的移交分步连续进行,直至全部工程竣工移交投产。

 

“无缝”交接有四层含义:

 

一、在工程建设阶段,最终用户要熟悉和了解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重点,将生产准备的任务和重点与之紧密结合。

 

二、通过尽早掌握工程技术信息,在工程的设计或施工准备阶段就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工程更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而付出的纠正成本最低。减少在生产运营期的改造。

 

三、电厂技术人员利用“无缝”交接提供的向工程产品上一工序融通的条件,可以提前掌握所需的技术,制定好防范风险的预案措施。

 

四、在招标投标制下,工程建设采用分标段施工建设,由于运行管理者始终跟踪每个标段的项目,做到一个标段的建设项目完工之后,即可办理交接手续,让完建项目发挥作用。

 

3、“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3.1 转变观念,使“建管结合,无缝交接”具备实施条件

 

三峡电厂首先让每一位员工了解“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思路,同时积极与设计、安装、监理等参建各方联络沟通,为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3.2 制定方略,使“建管结合,无缝交接”有章可循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围绕工程建设全面进行生产准备,另一个是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在筹建之初,三峡电厂对所要开展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充分地预计和分析,从设计开始,分阶段地明确了三峡电厂的工作目标、责任、实践时间,制定了详细的接机发电倒计时计划,对参与三峡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做了系统、周密的安排。

 

3.3 分解实施,使“建管结合,无缝交接”落到实处

 

3.3.1 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做到建管紧密结合

 

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是成功实施本模式的关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的探讨(张诚 赵峰 杨续斌)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