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审视西南水电开发的地质风险和泥沙问题(杨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3005下载155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5540494765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5540494765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5540494765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5540494765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5540494765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2008年10月22日下午拍摄的小天都电站,闸门紧闭,下游没有一点水,河床裸露。 汪永晨/摄

21世纪前2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较2000年翻两番,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届时人均gdp约要达到3.3万元人民币。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国电力装机要达到9.3亿千瓦,按2006年全国电力装机6.2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29亿千瓦,规划水电装机届时要达到3.28亿千瓦。因此,在剩余的12年中,水电装机要增加1.99亿千瓦,这意味着在此期间每年要新增装机1600多万千瓦。同时,我国还规划建设一系列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中国的河流开发建设的规模和强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主张大力开发水电的人士认为,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电力能源支撑,减少环境污染需要提高水电所占比例,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西南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比发达国家低,开发空间很大。我国水电开发主战场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大江大河——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这些河流的支流水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电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特别是西部大小河流上呈现出同时启动,以及集群、无序、失控开发的态势;出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集团化、布局密集、高坝大库、装机超限、手续不全、环评滞后,以及生态、移民、国际、金融等问题。

 

根据国内外水电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横断山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就当前西南横断山水电开发的态势,我们应该认真审视和研究,特别要重视其地质风险和泥沙问题。

 

风险:在地震断裂带上修建水电工程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接、至今地壳运动仍然最剧烈最复杂的造山带,是扬子板块与冈底斯—印度板块之间巨型造山系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活动性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挤压、褶皱、隆起并伴随着引张、伸展、裂陷,形成冷谷相间的纵列地貌和山间断陷盆地(湖泊),为江河发育和水能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青藏高原第四纪期间的快速隆起,周边河谷如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河川的强烈下切,形成了高山峡谷和滩多流急的河谷地貌景观,区域断裂构造体系如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安宁河断裂、小江断裂、程海断裂、澜沧江、怒江断裂等频繁的新构造活动,使强烈地震沿着这些断裂带频繁发生,河谷两侧高陡斜坡地上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滑坡屡屡发生,临灾危岩地貌发育,高地应力区河谷强烈下切卸荷而产生的大型危岩体,对工程建设和城乡安全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在这些地质背景下灾变的可能性、对灾变和应变研究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渐变、均变与突变(灾变)相结合的非线性旋回演化是存在的,是全面认识地质规律的有力武器,灾变论旋回与地质旋回的研究已受到地质学界的重视。

 

多旋回造山作用是横断山地区地质活动的突出特征,导致了几大地质构造体系在这里交接、复合、穿插、重叠,形成了北西向的青藏“歹”字构造体系、南北向的川滇经向构造体系、北东向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以及一些局部旋转弧形构造体系,一般都具有拉张、逆冲挤压等复性特征,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转,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则显右行走滑。在地貌上受这些构造体系的控制形成相应走向的山系山脉和河流。

 

发育在横断山脉的山间河流均受到地质构造的控制,而这些地质构造大多是活动性的,为地震多发带。

 

值得注意的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形成了独有的三江并流:从青藏“歹”字型构造带转折区开始一直由北向南同行,到了横断山脉中段金沙江突然掉头东去,一路上曲折拐弯,最后流向太平洋,造就了中国东部的滋润与繁荣。再看沿北东方向,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等与金沙江具有相似特点,它们并行一段后,也是在沿着北东和北东东方向发生了曲折的拐弯,在雅砻江锦屏大拐弯刻画出与金沙江石鼓大拐弯相似痕迹的反“n”字形流向,大渡河、岷江也显示了不规则“l”型拐折的流向——汶川地震的震中就位于岷江河湾的拐点处,沿东北方向200余公里的北川县重灾区也恰好位于涪江上游河湾拐点,这些河流拐点都是活动性断裂所控制经过的地方。河流受构造断裂控制,基本上遵循了区域复杂地质构造的展布规律。而横断山的水电工程大多建设在这些危险的河段上。

 

岷江紫坪铺电站的坝址和库区位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和岷江河湾转折端;岷江上游干支流加上沱江、涪江、嘉陵江上游干支流的上百座水电站建于断裂带上,在地震中受重创,60%的中小电站几乎不能恢复。紫坪铺水库蓄水运行不到2年,就发生了地震。实际上,紫坪铺水电站在汶川地震后地质环境已经改变,上游新增数亿立方米的崩塌滑坡泥沙源可能导致水库寿命缩短,电站水库功能也难以恢复到震前状态,很多安全隐患并没有解除。

 

大渡河瀑布沟电站位于北西向的道孚—康定断裂(鲜水河断裂带)和北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南端的结合部,大渡河在石棉发生拐折向东并在该段形成长约50公里的宽谷地,瀑布沟电站利用这一河谷建设高坝大库,坝高186米,库容53.9亿立方米,而且其上下游均在进行梯级电站建设。在这样一个已经休眠了数十年的地质危险区,一连串的高坝大库一旦蓄水运行,对地质活动的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锦屏山反“n”型大拐弯已开工建设锦屏Ⅰ、Ⅱ级巨型电站,上游一级坝高305米,库容77.6亿立方米,下游二级为裁弯取直大流量引水式电站,位于木里弧形断裂构造带和南北向的稻城—剑川断裂带复合地质构造区,并有微板块缝合带显示,地质构造背景非常复杂,地震地质研究工作没有重大突破,地震活动性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而相邻区在几百年中已发生数次强震,在其上下游正在实施梯级开发,将形成一系列高坝大库。

 

金沙江中下游石鼓以下规划13级(进入长江后还有石棚拟建,小南海在建,三峡建成,葛洲坝建成等四级),分别位于南北向的小江断裂带、安宁河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审视西南水电开发的地质风险和泥沙问题(杨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