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流生态修复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李传奇 王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336下载145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8120098109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8120098109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8120098109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8120098109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8120098109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维系河流健康生命的重要性,我国的河流生态修复正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区结合河流整治和城市水利建设,开展了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修复成本效益分析十分必要。河流生态修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多种影响,其经济分析具有特殊性。全面的河流生态修复经济评价应考虑河流的生态环境价值。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将环境质量影响纳入经济决策中,进行了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成本和效益分类。

 

关 键 词: 河流生态修复;成本;效益;环境质量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恢复被人类干扰而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需要付出的努力要比开发利用河流生态系统大得多。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何评估修复的成本与效益,这是河流生态修复经济评价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河流生态修复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期望河流修复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得到重视和保护,我们就必须对修复方案的环境影响价值进行计量,而且,价值计量的结果还要体现在市场中。直接的方式是把环境服务的货币化估计价值纳入河流修复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去。为此,本文提出河流生态修复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中纳入修复方案的环境影响货币化估价,为河流生态修复的管理决策提供辅助工具。

 

2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进行政策建议的方法,分析人员通过将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受益量化来进行比较和提出政策建议[1] 。

 

成本效益分析最初是国外作为评价公共事业部门投资的一种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后来被应用于评价各种项目方案以及政策的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可以判断某一项目或政策的总效益是否超过其成本,这其中也包括环境方面的效益和成本。193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洪水控制法案》(flood control act)提出要检验防洪项目的可行性。该法案规定,只有那些“产生的效益超过预期的成本”的防洪项目才能实施。在1936年法案通过后,以货币化形式计算效益和成本的方法得到发展,并被许多公共部门用于决策。目前,成本效益分析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广泛应用。

 

成本效益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中处理如何将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的基础上。社会福利即社会成员感到的总体经济满意度,这个领域称为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特别关注公共投资有助于实现净收入最大化的方法,净收入是社会总体满意度(福利)的一个衡量标准。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以一种通用的标准来衡量项目的成本和效益。效益指的是项目对于提高人民福利的作用。成本则指的是项目的机会成本,亦即因未能将资源用于最合理的方面而损失的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可以采用3种主要决策准则,即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和经济效益成本比(ebcr)。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总成本时,要包括所发生的所有直接和间接成本,同时减去可能的节约成本;计算效益时,要包括所发生的所有直接和间接效益。

 

3 河流生态修复的成本效益分析特点

 

同传统的农业灌溉工程、防洪工程等的性质相类似,生态修复工程也需要初期的投入、随后的各种支出,最后产生对人类有价值的效益 [2] 。然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经济分析有其特点。

 

(1)河流生态修复工程通常产生多种效益[3] 。例如,修复河流可提供人类直接利用的资源,又可以蓄洪抗旱、净化水质、提供垂钓场所、美化风景、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然而河流提供的大多数物品和服务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进行定价,它们的性质是非市场的。因此,其价值必须通过支付意愿来计算,而不是采用市场价格。另外,某些价值是存在价值。存在价值是一种与人类利用无关的经济价值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河流生态修复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李传奇 王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