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利的影响及对策(薛选世)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98下载298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9931535468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931535468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931535468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931535468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931535468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尤其是对事关水利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生态系统、沿海地带的安全、河流健康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充分重视气候变化,正确认识气候变化,科学监测和研究气候变化,大力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积极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极端气候灾害,保证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维护河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水利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治水思路,采取工程、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领导,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方案和政策法规,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和水利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水利应对气候变化的统一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规范人类行为,坚持自律式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有效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以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气候变化概况及其主要原因

 

全球气候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自身动力学和外部强迫作用下,气候系统不断地随时间演变,而且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变率。现地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18℃,20世纪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100年。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1995年-2006年(1999年除外)。过去50年,升温率几乎是过去100年的2倍。20世纪90年代是有气象仪器记录(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5个最温暖的年度有4个发生在90年代。1995年是225年以来炎热天数最多的一年,超过20℃的天数为26d。而冷天的数量(平均温度低于0℃)则从20世纪以前的每年15-20d,减少到最近几年每年大约10d。1998年是1861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温暖的一年。1961年以来,已观测到海洋温度的增加已延伸到3000m深度,海洋已并正在吸收80%以上的气候系统增加的热量,引发海水膨胀、海外面上升。2005年大西洋上共形成了26次强度足以命名的热带风暴,其中包括14次飓风,热带风暴的数量和飓风的强度都打破了以往的最高记录。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百年来,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增温速率为0.22℃/10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1950年以后,无论是年平均温度还是冬季温度,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都有明显的变暖趋势,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增温明显,从1986年以来,已连续出现了21个暖冬,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加大。特别是2006年,全国平均气温达9.92℃,成为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暖年,我国从黄河以南至南岭以北及西北、西南地区的17个省(市、区)年平均气温均为1951年来最高值,对气候极为敏感的青藏高原39个国家级正式气象观测站中有13个站气温突破历史极值。2008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1.5℃,比常年同期(平均9.7℃)偏高1.8℃,比2007年高0.6℃,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也是自1997年以来我国出现的连续第12个春季偏暖。2008年3月,黄河内蒙古段因气温回升迅速,开河速度明显加快。由于开河期河槽蓄水量大,水位高,黄河内蒙古部分河段发生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凌汛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然原因,主要是海洋、陆地、火山活动、太阳活动、气候自然变化等;也有其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垦或不合理的开采毁坏森林资源,造成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比重上升而导致气候变暖。这是因为大气中的99%由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组成,它们对气候调节基本没有直接的作用,而剩余的1%,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温室气体,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能充分混合。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自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显著增加,人类活动的全球平均净影响是增暖,其辐射强度为+1.6w/m2,比太阳辐射强+0.12w/m2高一个量级。自1876年到200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增长了31%,近50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化前的约280ppm,增加到了2006年5月的386ppm,该浓度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近1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1.8ppm/年的速率增长,而过去的50年平均仅为1ppm/年。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2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利的影响

 

中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属于大陆型季风气候,气温的季节和日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气候脆弱地区之一。同时,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也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升高,北方地区冬季增温明显,已连续出现21个暖冬,使高温干旱、强台风、强暴雨、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加大,导致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加快,山地冰川加速退缩,洪涝和干旱灾害加重,不仅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而且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对防汛抗旱、水资源供需、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河流健康、农牧业生产、沿海地带等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严重制约和威胁我国水利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气候变化对我国水利的影响不仅不会减缓,而且还会更趋严重。

 

2.1气候变化使区域降水波动加大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的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近百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略有减少,其中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和关中地区减少趋势比较明显,而华北南部、华南呈增加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mm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利的影响及对策(薛选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