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电建设产业政策的未来方向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能源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资源第十一位;天然气资源第十四位,水力资源第一位,太阳能第二位;此外,核燃料资源、生物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也较丰富,但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不理想。以煤为主,占能源资源总量75.2%,水力居次,占22.4%,油气为辅,仅占2.4%,油、气资源比重比世界油气比重(25.3%)要低得多。而我国水电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9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为3.95亿千瓦,目前已开发量仅为经济可开发量的1/4,约为技术可开发量的1/5,如果能在2020年之前开发出2亿千瓦水电,中国的能源状况将大大改善。可见大力发展亚绿色低成本多效益可持续能源---水力发电实质上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世界上可持续发展观点都对小水电给予完全肯定,这里需要强调是发展小水电大有可为,我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分布在全国的1500多个县市,经济上可开发的容量约为1亿kw左右,西部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占70%以上;我国也是小水电发展最快的国家,至2004年,我国运行小水电站达4.3万多座,全国农村水电总装机达到342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总装机的32.7%和占年水电发电量的35.6%。继续发展小水电,实施“代燃料工程”是老、少、边、穷地区走向繁荣的可靠之路。
(2)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水电更加注重移民和生态问题
为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人类须学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念,改变过去掠夺与挥霍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爱惜和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及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同时,人类需要随时调整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人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心,又是地球生物组成的一员,人类所需要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相协调、共处,使得人类的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得到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首要课题。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已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领导人、科学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热点。研究水资源、国民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水电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水电站建设离不开流域规划,流域规划要注意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也就是说,水电开发要注意与治理洪水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资源保护、库区旅游、城镇供求、河道航运、坝顶交通和水产养殖等功能结合起来,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当前,大江大河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具有防洪功能的水电项目应优先开发。水电站建设的移民问题一直是影响水电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民搬迁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今后,单纯为得到发电效益而需大量移民的水电站建设将会越来越困难。
21世纪的水电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问题,水电不是纯绿色,“发展水电应保护环境”。但偏激的、全盘否定大坝的错误观点决不能苟同,因为发展是第一位的,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采取的态度是在发展中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水利工作着眼于江河流域的治理开发,现在我们要转换立场,要站在河流的立场上,做河流的代言人:要着眼于人类发展的未来,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作为工作的制高点,而不能把开发作为流域机构工作的制高点,水利工作要立足于生态建设,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立场要转变过来。水电站对上下游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对国土资源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
我国水电建设产业政策的未来方向
本文2010-03-12 22:30:0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36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