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水电未来之路:加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14下载149次收藏
  加快对中国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改变“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的现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所定,是中国水电工作者的职责所系。让滔滔的江水变成不竭的能源,让秀美的山川在水电工程的滋润中更加秀美,既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国家振兴之途。

(一)正确把握水电的功能定位,切实提高对加快水电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1)正确认识水电开发的综合效益,科学评价水电开发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水电开发是一项具有综合效益和功能的系统工程。正确把握水电的功能定位,是我们理解水电开发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我认为,水电开发的定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水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而且是优质的可再生能源和洁净能源,是天赐的、最应优先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在世界上,各国大多是率先开发和利用水电资源,待水电开发到一定程度后,才转向大规模地开发其他发电能源。水电开发作为水能资源丰富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对充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水电开发是重要的江河治理途径。中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重要原因是江河综合治理程度不高,大江大河上游缺乏控制性工程。水电开发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大江大河的中上游都是水能资源集中的水电基地,结合江河治理和防洪,开发大江大河中上游的水能资源,修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可以大大减缓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还可以发挥灌溉、供水、航运、跨流域调水、水土资源开发等多种效益。

3)水电开发是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水电开发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活动,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开发水电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开发水电不仅可以替代矿石能源――这本身就是对矿石能源的节约,而且对减轻煤炭、石油大量消耗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贡献巨大。水电生产也不会对周边环境和气候造成任何不利影响。相反,由于水库大面积积蓄水源还会改善局部气候,有利于水土保持。特别是调节性强的大型水电站,对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有更重要的作用。

4)水电开发是具有巨大社会效益的福祉工程。水电开发不仅能够产生发电效益,具有防洪、灌溉、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造福社会、服务大众。这己经为中外水电开发的实践所证明。在中国西部许多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加快水电开发的呼声一直非常强烈,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都期待着通过修建水电站促进经济发展、改变贫困落后的生活状态。

总之,水电开发是人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社会、经济和大众提供服务,使人、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优质能源,是具有巨大社会效益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加快水电开发,是提高中国水能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l)中国水能资源丰富和开发程度较低的国情,决定了加快水电开发的迫切性。中国国土幅员辽阔,水系众多,江河密布。根据2001-2004年中国水力资源最新普查结果,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9亿kw。其中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为4.02亿kw。到2003年底,在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3.91亿kw当中,水电机组仅为9490万kw ,占24%。截至目前,水电开发总装机容量己突破1亿kw,跃居世界第一。而以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4.02亿kw为基数,中国目前水电资源开发程度不足25%。与世界水电开发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是提高中国水能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

2)中国能源资源紧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决定了加快水电开发的必然性。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煤炭消费大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但是,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问题将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占据了绝大比例。一方面在大量地消耗着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一方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可再生的水能资源在白白地流淌。这种能源利用严重浪费的局面,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应该的。因此,加快水电开发,抢占水能资源尽早开发利用的时间差,不仅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求,而且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3)中国目前具备加快水电开发的技术实力和政策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已经成功建设了类型各异、技术复杂的众多大型、巨型水电站,在建的三峡、小湾、龙滩、公伯峡、构皮滩、瀑布沟、水布娅、洪家渡等电站,在施工技术和管理上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水电建设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中国在高坝建设技术、泄洪消能技术、大型地下洞群建设技术、巨型金属结构制作和安装技术、高边坡及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突破,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水电技术创新的中心。成熟的水电开发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加快水能资源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开发基础。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也为加快水电开发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加快水电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持续开发,充分利用,协调配套”的原则。水电特别是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期相对较长,流域梯级开发更为复杂,必须有科学的长远的规划为前提。从中国当前水电开发规划的实践看,尽管“西电东送”工程已经实施多年,但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尚缺乏系统性、操作性均强的统一规划。因此,加大水电开发规划的力度,尽快完成中国主要大江大河水电开发的规划和规划补充及修订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

中国水电开发的规划应坚持“科学规划,持续开发,充分利用,协调配套”的原则,要从中国水能资源的状况、可开发的条件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出发,科学规划水电开发的规模、速度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同时要与全国联网、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规划要体现全面性、科学性,突出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当前要特别注意积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工程为契机,抓紧建设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适宜的大型水电站;加大西部水电基地的开发力度,以水电为主力电源,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工程的全面实施;集中资金和制订政策支持开发具有战略性的调节性能好、综合功能强的水电站,带动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水电未来之路:加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