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麻文强 高平华 谢晓宁)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3028下载283次收藏
  摘 要:本文从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系和作用,认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进而确定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新农村建设 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建设好新农村,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够有力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所以在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它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1)水土保持的基本内涵。水土保持的内涵有法律确定的内涵和行业标准确定的内涵之分,概括地说: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性措施。

(2)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具体地讲,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5个方面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新农村,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2 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水土保持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必然处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脱离一定地理生态环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生态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和前提,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潜力,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大,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因此,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使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不但会使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会受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

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水电代燃料、水污染治理等水利、水电和水环境工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使命。因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是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增加资源利用率和承载力,增强农村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土保持工作,并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麻文强 高平华 谢晓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