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水电开发与河道整治的研究与实践(王勇 孙国良 沈旭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54下载205次收藏
  1、绪言

河道整治是一项公益性的工程,目前基本以政府投入为主,对地方经济较差的地区,由于政府财力限制,使河道整治这项公益性的工程一直无法顺利实施,研究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河道整治工程,可以加快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的进度,提高河道的防洪抗灾能力。

2、项目由来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是一个山区县,西苕溪是安吉县境内的主要河流。西苕溪东山段河道位于安吉县递铺镇东山村,本段河道以上集水面积121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m3,多年平均流量32.5m3。

本段河道为弯曲型河流,1978年,安吉县为增加耕地面积,对安吉县境内的西苕溪及其支流上的八处河段进行了裁弯取直,新开河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西苕溪干流上的新开河工程,停工时, 新开河全长1700m,河道进口底高程在8.0~9.5m,河道出口底高程6.7~7.2m, 两岸堤顶高程12.2~12.7m,河底宽约40m,堤距约60m,边坡1:2,为单式断面。河道开通后,新老河道同时过流,该段河道实际上成为分汊型河道,但由于新开河进口与老河交角较大,在弯道环流作用下,进口上唇不断淤积,下唇不断冲刷,危及下唇附近村庄的安全,同时,由于上唇淤积后,进流量减小,河道水位下降,机埠抽不上水,影响农业灌溉。1992年5月至1993年7月,原三官乡组织实施了新开河进口治理工程,疏通新河口320 m,河道护岸810m,建导流堤一条。新开河开通后,一方面减轻了原老河道的冲刷和防洪压力,提高了江渚溪自然村和双联、银湾、红星三个斗的防洪抗灾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新开河河道断面、坡降、进口水流方向、河床粒径等与河道流量、流速无法适应,使新开河不同程度的发生冲刷现象,使得桥梁基础外露,河岸塌坍,威胁两岸居民安全,造成了防洪被动局面。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安吉县水利局三次对新开河进行了整治,但由于新开河的严重冲刷是水流与河床的不协调引起的,工程“先天不足”,虽经整治却无法彻底解决新开河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西苕溪新开河出口下游河道的采砂,目前在西苕溪干流新开河出口附近造成了近5m的落差,使得上游河道溯源冲刷十分严重,在溯源冲刷过程中,上游河势发生了变化,其中西苕溪东山河段在洪水时的河势变化相当剧烈,主要表现为河床纵向拉深、横断面堤岸崩退加剧、平面进一步弯曲,河床质粗化。本段河道纵向拉深后,紧临其上游的河道水流速度加快,溯源冲刷强度增大,河床拉深和河岸崩塌现象随之发生,严重影响了河势的稳定,应采取措施对本段河道河势进行控制。

目前本段河道的上游、左右岸均为安吉县的城市规划区,若河势失稳,将影响安吉县城区的防洪安全,迫切需求对本段河道的河势进行控制,从水利上保障城区的发展。但由于安吉县政府财力的限制,本项工程一直无法实施。

3、水电开发与河道整治方案

河道整治要根据河流演变的自然规律进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导,从新开河的演变情况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小水电开发与河道整治的研究与实践(王勇 孙国良 沈旭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