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流治理应软硬兼施(李松梧)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382下载285次收藏
  受传统治水思路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河流治理中通常是重硬而轻软。硬,是指单一从防洪排涝、供水灌溉、交通航运等方面考虑,在治理中所用的材料多为硬质材料,如水泥、钢筋、石块等;软,是指把河流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待,治理中所用材料多为软质材料,如树木、杂草、泥土等。由于重硬轻软,使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经过治理的河流,其堤岸、护坡甚至河床呈衬砌化、硬质化状态。实践证明,像这样的河流,虽然防洪排涝等效益可观,但生态效益却大打折扣。这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现代治水理念。

以河流护坡来说,若纯粹硬性治理,突出的问题是隔断了水与外界的联系,由此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譬如:生物多样性水平和河水自净能力双下降的问题,以及河水水位调节能力降低的问题等。相反,如果采取软性护坡,以上问题则不会发生。

首先,软性护坡可有效地提高河流内外生物多样性水平。软性护坡可将水、河道、岸坡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这一系统为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同时也为岸上、陆上的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场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河流治理应软硬兼施(李松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